穩定幣的未來-穩定幣改變什麼局面

美元穩定幣的推動傳將爲美債找到新買盤、爲美元霸權續命,促使中國思考開放穩定幣。圖/freepik

今年6月在陸家嘴論壇上,中國前後任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與潘功勝,先後強調穩定幣未來的重要性。此外除了香港的《穩定幣條例》將在今年8月1日生效實施,路透社更報導京東與阿里巴巴已向人民銀行提出申請開辦人民幣穩定幣業務。預告了從2017年以來中國打擊加密資產的政策即將調整,至少對穩定幣的處理與其他加密貨幣脫鉤。甚至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的推動是否會有重大改變,都有待觀察。

爲什麼會有此政策急轉彎?事實上各方的努力早已進行好幾年,考量在中國內地政策一時很難突破,因此先到香港爭取試辦的機會。2022年1月香港金管局進行推動穩定幣的社會對話,2024年3月開始啓動穩定幣沙盒計劃。尤其在今年上半年美國在推動《天才法案》時,更傳出美元穩定幣將爲美債找到新的買盤,更爲已經動搖的美元霸權續命的論述。在在迫使中國決策當局重新思考開放穩定幣的發展。

當然俄烏戰爭期間穩定幣的表現,各界也都看在眼裡。2022年2月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該國銀行隨即被SWIFT剔除。接着俄羅斯就以加密資產或美元穩定幣用於石油或糧食出口的結算,再用於支付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據估計光是在2024年與中國的石油交易,就有1,900億美元是透過穩定幣等加密資產。再如吉爾吉斯發行盧布穩定幣(A7A5),也爲被金融封鎖的俄羅斯留下一扇窗。

爲了突破金融封鎖,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也多所協助,但參與該系統的銀行多屬「間接參與」,且大多數的轉帳服務還需SWIFT協助才能完成。而俄羅斯上次被SWIFT剔除後,擔心再被金融制裁,建置經營自己的金融交易平臺SPFS,則因爲參與銀行太少而效益不彰。同時對進行交易的雙方人來講,這些中心化的金融支付平臺,還不若P2P的平臺方便好用。因此俄羅斯在2024年通過加密貨幣法案,建立以區塊鏈爲基礎跨境支付系統。在這個法案支持下,俄羅斯的軍火巨頭Rostec預計在2025年推出RUBx的盧布穩定幣,並建立RT-Pay的支付平臺。相關交易費用將直接從買方的錢包,進入賣方的錢包。

面對這種趨勢,中國的確陷入要不要跟進的兩難。中國早就意識到跨境支付的廢時與高成本對一般民衆的痛,同時也可能是中國被掐脖子的地方,因此極力推動「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m-Bridge)項目」。該計劃從香港、泰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開始,參與國家已達26國,並已完成多起交易試驗。

但影響進展的往往是非技術性問題,例如國際清算銀行(BIS)原本有參與計劃,但去年退出且另外啓動Agora計劃,很難說沒政治考量。此外各國央行對於推動這項計劃應該也不像中國這麼熱心,所掌握的技術也不若中國嫺熟,橋的另一頭沒弄好還是過不去。

約六、七年前日本央行對是否發展央行數位貨幣時表示,日本央行的做法是先研究這個議題,若是適合由央行來做,日本央行義不容辭,但若是適合民間來做,那就由民間來做。這幾年發展下來,穩定幣以民間身分,輕鬆跨過國界。有極低的交易成本與極快的處理速度,卻無政治干擾與衆多協調事項,似乎是更好的方向。轉個彎,路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