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經營者提供明確行爲指引、保護消費者權益 三部門公開徵求意見

今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就《互聯網平臺價格行爲規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當中涉及大數據定價、促銷活動等多種與互聯網消費相關的情形,將進一步爲經營者提供明確的行爲指引。

徵求意見稿中提到:

不得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基於支付意願、支付能力、消費偏好、消費習慣等信息,運用數據和算法、平臺規則等手段,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等交易條件下設置不同的價格或者收費標準。

標示預估價格的,應當公開預估價格的構成,充分提示預估價格與最終結算價格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臺內經營者降價或者以讓利、返現等方式進行促銷。

業內專家表示,該徵求意見稿按照事前引導和事中事後監管相結合的思路,引導經營者自覺規範價格行爲,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東表示,真正讓定價權迴歸給經營者,避免經營者的定價權被一些超級平臺、超級企業所控制,保障經營者自主合法經營的權利,從而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構建透明公平的數字平臺交易環境。

更大力度保護消費者權益 制度規範與行業自律相結合

本次徵求意見稿的一大特點是,及時迴應了平臺經濟領域新出現的一些價格行爲,目的在於更大力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徵求意見稿中明確,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提供以下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向消費者展示相關選項,並提供便捷的取消途徑:提供免密支付服務;搭售保險、交通服務、其他合作平臺服務、退票服務、延誤補償等額外服務或者;設置自動續期、自動扣款。

同時,發展改革、市場監管、網信部門可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等對平臺經濟領域價格行爲開展監管。平臺經營者應當加強價格自律,建立健全價格行爲合規管理制度。專家認爲,加強引導約束有利於企業健康發展,也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志成表示,通過推動監管部門、平臺經營者、行業協會各司其職,實現政府監管與企業內部監督相結合,制度規範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將有效推動平臺價格行爲進入法治化、規範化軌道,引導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助力構建更加完善的平臺生態,推動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

(總檯央視記者 丁雅妮 劉柏煊)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樊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