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峽山區:制度創新+數字賦能 打造政務服務新生態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日訊 近年來,濰坊峽山區堅持聚焦企業羣衆辦事難、手續多等難題,通過制度創新、數字賦能雙輪驅動,政府、社會、市場三側協同,進一步優化基礎政務服務、融合增值便民服務,對政務服務體制機制、組織架構、方式流程進行變革性重塑,實現服務流程再優化,辦事效率再提升。

多維度轉變,打造上下聯動高效審批服務模式

變管理思維爲用戶思維。堅持需求導向,由“政府有什麼給什麼”向“企業要什麼給什麼”轉變,推動服務體驗增值。通過設置意見箱、開展企業大走訪等形式,形成問需機制,以促進企業發展爲目的,研判需求內容,今年解決各種需求40餘件,滿意度持續拉昇。

變分段式服務爲全週期全鏈條服務。集成企業設立、成長、退出的全生命週期服務,打通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的全鏈條服務。着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生命週期“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在立項、開工、竣工、市政等多個環節推行“一件事”改革舉措,推動建設手續“多頭跑”向項目審批“一件事”轉變,項目全生命週期縮短30%以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速度提升40%,單個項目審批時限壓減60%,今年以來助力30多個項目提前開工投產。變定時定點服務爲隨時隨地服務。通過搭建重大項目“前移智慧桌”協調議事平臺,打破傳統定點辦公模式。主動聯合住建、規劃、環保等部門,根據企業需求,開展上門服務,協調解決項目審批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今年以來,累計爲樂萌寶高蛋白纖維凍幹寵物食品生產研發、山東藝繡智能家紡及配套織造等項目開展上門審批10餘次,幫助協調解決用地、規劃、不動產權證、消防驗收等多個問題,爲項目“拿地即開工”按下快進鍵。

多部門聯動,構建政企服務一體化服務平臺

線下設立政企會客廳。整合分散在發改、住建、環保、自規等各個部門的涉企服務事項,在大廳建設“一站集成”的政企會客廳。會客廳前端面向企業設立“一窗式”企業綜合服務窗口,後端聯通相關職能部門統籌解決問題,實現企業需求“一個口子”受理、流轉、督辦、反饋,着力打造涉企服務的中臺樞紐。同時,會客廳還精心選配企業辦事導服團隊,提供全科導辦、一跟到底的VIP式服務,進一步提升了企業辦事服務體驗,同時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解決涉企難題。

創新“政務+園區”助企服務模式。打破傳統政務服務的地域限制,推行“移動窗口”模式,實現企業開辦、項目審批等高頻事項“園區事、園區辦”。平均壓減跑動次數40%、辦理時限縮短50%。選派6名業務骨幹作爲“園區服務專員”,提供政策諮詢、幫辦代辦、協調督辦等“一對一”服務,助力企業輕裝上陣。目前已協助解決難題20餘個,企業服務滿意率達95%以上。推出“惠企政策大禮包”服務。創新打造企業開辦“零跑動、全配套”服務體系,整合證照辦理與政策指導全流程,形成“一包集成”模式,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動態收錄34項政策措施,全方位指導企業,極大提高了政策有效性和企業獲得感。多機制升級,打造高效率常態化閉環服務機制健全政企會客廳運行機制。政企會客廳以實現涉企服務“一站集成”爲目標,建立“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聯辦、限時辦結反饋”運行模式,完善服務需求感知、前後臺業務銜接、跨部門業務協同、服務跟蹤評價、服務優化迭代等常態化運行機制,確保企業服務順暢、高效。完善政企溝通交流機制。聚焦企業辦事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在政務服務網、政企會客廳、“一號對外”等常態化政企溝通平臺,暢通企業問題訴求直達反饋通道。通過“政務+園區”和“政企面對面”對接室等形式,常態化、全域化地開展“行走的辦事大廳”助企服務活動,主動上門收集企業發展中的各類問題,並組織相關部門按需爲企業提供靶向服務。構建問題閉環解決機制。建立涉企問題主動發現機制,依託12345熱線、意見箱、“一號對外”等渠道收集企業問題訴求,彙總形成“涉企問題池”。建立健全快速響應、限時整改、監督反饋的管理模式,實現問題受理、轉辦、辦理、督辦、反饋、辦結等全流程閉環管理。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峽山融媒 王光軍 通訊員 劉強 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