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保護令聲請羈押遭駁回 衛福部擬擴大偵查警查詢家暴紀錄
衛福部。(李念庭攝)
近期國內發生多起重大家暴案,引發保護令、司法程序檢討聲浪。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指出,未來將加強家暴案風險資料串接,擴大開放刑事偵查警察官處理違反保護令案件時,可查詢家暴通報紀錄權限,以掌握暴力危機程度,一併呈交給檢察官聲請羈押,避免憾事重演。
7月國內發生2起重大家暴案,被害人在保護令已核發情況下,卻仍遭殺害。新北土城案中,加害人違反保護令,聲請羈押卻被檢察官無保請回;信義情殺案中,聲請暫時保護令案件延遲移送,且超過期限才核發。
土城案中,由於警方並未提供家暴通報資料給地檢署,檢察官因此無法完整判斷是否需要聲請羈押。警政署副署長廖美鈴日前在立法院說明,婦幼案件家暴資料庫是各網絡共用,但土城案受理的是偵查隊,並無權限可觀看資料庫。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說明,處理家暴案件的警政單位,是婦幼隊或家防中心,而處理違反保護令案件,則是負責刑事案件的偵查隊,單位不同,偵查警察辦案時,不會去看婦幼隊家暴資料庫,產生資料不對接狀況。
張秀鴛說,偵查隊處理違反保護令案件,不知道過去家暴通報過幾次、嚴不嚴重,只知道當下狀況,並用當下狀況去跟檢察官、法官聲請羈押,並未附上家事資料,因此常因較輕微而不被同意,顯示風險資料鏈斷裂。
因此,未來將擴大開放刑事偵查警察官處理違反保護令案件時,得查詢衛福部保護資訊系統,瞭解加害人歷次家庭暴力通報紀錄,以利檢警掌握暴力危機程度。警政署將盡快開放授權。
衛福部今日(15)上午邀集司法院、法務部、內政部警政署、縣市警察局、專家學者,召開精進家暴案件司法程序研商會議。衛福部指出,未來將強化主管機關、警察機關,儘可能依職權聲請保護令;並確實提供聲請保護令所需資料,如家暴通報表、親密關係危險評估量表、事證資料(驗傷單、照片、手機簡訊通訊截圖等),縮短法官審理保護令時間,加速核發。
同時,協助第一線員警使用的M-Police除現有保護令資訊,透過介接高危機個案網絡會議作業平臺資訊,讓他們能第一時間掌握被害人危機與風險。針對違反保護令案件移送資料,也會請警政署檢視、更新違反保護令案件警察移送清冊內容,加強資料完整性,提供值班檢察官快速掌握案件風險評估與危險分析。
此外,日前立委建議應設家暴犯「電子監控」機制,衛福部、司法院、警政署等部會皆表支持。衛福部指出,科技設備進行風險防控,涉及被害人與加害人人身自由與隱私,及民事與刑事執行科技監控之競合、科技監控執行期限、資訊銜接等問題,需審慎研議。因此建議先對國外製度、配套進行分析比較,辦理國際研討會等,作爲完善制度修法參考。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