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看DeepSeek:提振中國股市 機會藏在這些領域
近期,DeepSeek的熱度仍在持續,相關概念股持續上漲。瑞銀中國對中國AI概念股的跟蹤顯示,今年年初以來,這些股票上漲15%,跑贏了MSCI中國指數9%。
有外資機構指出,DeepSeek或將影響全球AI行業格局,在其推動下,AI板塊有望成爲一季度中國股市的熱點。中國科技創新在全球舞臺上的競爭力正在增強。
“DeepSeek的成功或可成爲中國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催化劑,它將有望帶來更多科技領域的創造性突破,提振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信心。”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表示。
DeepSeek具有創造性突破 金融等行業運用前景樂觀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相較於以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DeepSeek具有創造性的突破。
德意志銀行集團亞太區公司研究主管馬力勤表示,2025年低成本人工智能系統DeepSeek的推出備受世界矚目,體現了中國知識產權已獲得全球認可,中國在高附加值領域不斷實現突破,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構築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DeepSeek-R1是具有推理能力的人工智能,這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夥人何大勇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發展至當下,用於訓練模型的優質語料已經使用殆盡,“堆算力”的模式讓成本增長太快,這兩條傳統的發展之路均遭遇了瓶頸。但是R1的推理能力可以時間換空間,通過推理的“慢思考”讓成本下降,同時還提升了回覆質量。而DeepSeek的開源屬性也有助於降低成本,同時國產化的人工智能系統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金融機構等行業對安全的顧慮。
在金融領域,越來越多的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正在接入、佈局基於DeepSeek-R1的人工智能體系。
在何大勇看來,金融行業運用DeepSeek的前景非常樂觀。行業排名前50的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都應該積極佈局DeepSeek以及其相關應用,因爲它可以被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如投資研究、產品銷售、風險管理、客戶服務、日常辦公等。而在AI Agent等發展的協力作用下,“AI幻覺”等問題也將得到解決。
此外,匡正認爲,DeepSeek不僅是一項矚目的科技事件,它可能也是一項重要的宏觀事件。而AI應用層加速滲透以及AI Agent將開啓規模化落地。DeepSeek新一代模型的發佈意味着AI大模型的應用將逐步走向普及,加速AI應用落地。2025年有望成爲全球主要AI Agent基於本輪大模型技術創新產生的應用規模化落地的一年。
DeepSeek提振中國股市 投資機會藏在這幾個領域
對於DeepSeek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多位外資機構分析人士指出,多個領域的概念股值得關注。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指出,從基本面看,AI對大多數公司的收入貢獻有限,而且激烈的競爭可能在短期內限制盈利上行空間。對大盤而言,由於科技股佔到指數的12%-20%,AI可能帶來一定估值上行潛力;而從歷史上看,A股題材股的漲幅大於港股。
王宗豪表示,從基本面看,隨着 AI 用戶(如雲提供商)繼續以犧牲盈利能力爲代價爭先恐後地構建生態系統,IDC公司、硬件製造商等基礎設施提供商將最早看到收入貢獻。
匡正預計,2025年半導體供應鏈國產化進程或將加速,國內半導體設備和零部件製造商也將持續擴大其產品覆蓋範圍。匯豐建議關注AI基礎設施。此外,人形機器人以及自動駕駛等AI賦能行業的想象力空間被拓寬,中國先進製造業產業鏈和AI自主鏈條的深度結合也將可能進一步使該板塊受益。
外資機構同樣看好軟件公司的潛在估值上升空間。
王宗豪指出,參考2019年-2020 年(雲計算)和2023年(AI)的經驗,軟件公司的估值漲幅最大,在此期間其P/S上升4個-14個百分點。相對於大盤,軟件股的估值仍比 2021 年初的高點低 53%,比2023年的高點低38%,而硬件股的估值似乎與前期高點大體一致。
在匡正看來,隨着全球各大AI Agent不斷開拓大模型技術應用落地的可能性,在新技術賦能下誕生的不同領域的各類應用,將有望吸引更多投資機會。因此,匯豐看好率先探索細分領域應用落地的國產應用廠商,重點關注包括工具軟件、重點行業軟件以及通用管理軟件行業。
不過,匡正還提示,在看到DeepSeek所帶來的成長板塊熱度的同時,投資者也需要注意風險。如技術迭代帶來的競爭格局變化及未來利潤兌現不及預期;全球大規模用戶使用後帶來的數據安全以及信息安全風險;情緒過度高漲帶來的概念炒作風險;以及AI核心技術發展不及預期等。同時,宏觀經濟和基本面挑戰猶存,後續更廣泛的行情需要積極政策支持進一步催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