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五年從教育看大山深處!陸東鄉縣布楞溝村蝶變
脫貧五年從教育看大山深處布楞溝村蝶變。(大陸央視)
脫貧五年從教育看大山深處布楞溝村蝶變。(大陸央視)
脫貧五年從教育看大山深處布楞溝村蝶變。(大陸央視)
脫貧五年從教育看大山深處布楞溝村蝶變。(大陸央視)
脫貧五年從教育看大山深處布楞溝村蝶變。(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焦點訪談」欄目《脫貧這五年》系列報導指出,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的最後一年,甘肅臨夏東鄉族自治縣曾是深度貧困地區,幾年間,央視先後三次到訪,其中學校教育有長足進步,見證東鄉縣布楞溝村變化。
大陸央視報導,早春三月,位於甘肅東鄉縣一道溝壑底部的布楞溝村石化小學六個年級學生,正在上課。這所村小學現有58名學生,10位老師。老師孫強說,布楞溝村裡小學在全縣來說,條件特別好,硬體設施、老師非常齊全,家長看到學校變化,對學校首先是有希望。
大陸央視2019年到訪過村裡的馬麥志,他家這幾年發生很大變化,當年受訪時,他已覺得村莊好得不得了。「水有了,路通了,新房子住上了。」
2023年央視再次到訪,馬麥志說起村裡最大變化:「不認識的會說這不是布楞溝的娃娃,這是縣城的娃娃。現在的娃娃都上學,普通話(國語)都會說,他們口才也都很好,變化大得很。」
脫貧攻堅期間,東鄉縣義務教育工作重點是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成果,紮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有效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東鄉縣2021年達標。
甘肅東鄉縣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趙娟說,那時一直在提「一個孩子都不能落下」,每個孩子都應該接受教育。如今問題已經解決。鄉村振興時期,關注點更偏向教育品質水準提升。如今村校基本上資訊化建設全覆蓋,山裡孩子也有很多優質課程資源可以享受到。
過渡期以來,東鄉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數據,跟大陸全國同期數據基本保持一致。2021年到2024年一直在提升,四年提高0.5個百分點。2021年95.4%,2022年95.5%,2023年95.7%,2024年95.9%。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林萬龍說:這個數據不是自然狀態上升,是相關的政策落實有力纔會上升,如果沒有相關政策有力落實,它有可能會下降。大部分脫貧地區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就是「有學上」的問題得到解決。「控輟保學」相關政策行之有效,相關措施應該繼續執行下去。下一階段,在保障底線要求基礎上,一定要往前走,只有往前走,透過更高品質教育,才能夠真正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不僅要讓孩子有學上,還要讓孩子上好學。在兜牢「控輟保學」底線的基礎上,爲集中力量提升當地教育品質和管理水準,2022年啓動了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藉這種新的幫扶舉措,東鄉縣在高中階段率先實行「教學託管」。依託幫扶要成立一所高品質的東鄉高中,帶動全縣教育品質和標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