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寧陽縣鶴山鎮:凝聚鄉賢力量,辦好鄉村教育
“今年我們要確定10個學校管理改革創新項目,評選10個學科素養提升優秀學生……”近日,在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鶴山鎮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成立10週年之際,鶴山鎮黨政班子、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全體成員、教體局幹部及一線教師代表圍坐在一起,共同商議2025年推動鶴山教育更好更快發展的10項重點工作。
成立10年來,鶴山鎮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積極爲教育改革發展建言獻策、踊躍捐款,已累計募集1000餘萬元,解決了不少全鎮教育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寧陽縣鶴山鎮有紀念復聖顏回的顏子廟和顏林,被列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還有顏氏後裔居住,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培養了一大批成爲鄉賢的優秀傑出人才。他們不忘桑梓、心繫教育。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就是他們關心支持當地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載體。
“20年前的鶴山學校,瓦房、土路、水泥黑板,單桌條凳、小碳爐是標配,教師、學生很難走出去,每年中高考能考出去的學生就只有那麼幾個人。”寧陽縣鶴山鎮教育學區黨委副書記、主任孫海軍介紹。
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的孫中海先生,老家在鶴山中皋村,在濟南做建築生意。2004年,孫中海爲寧陽縣第十二中學捐出10萬元,設立了“中海園丁質量獎”基金。2008年,又捐款50萬元,新建中海小學。此後,趙莊村、泗皋村也相繼啓動鄉賢捐款興辦教育工作。2013年,全鄉動員,各管理區發動各村捐款140餘萬元,爲轄區內學校所有教室、辦公室安裝空調285臺。
2014年12月,鶴山鎮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應運而生。
“我們確立了‘以捐資爲基礎,引資引項目爲補充’的工作思路,鼓勵會員和社會各界賢達人士,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捐資助學。”山東鼎元建設集團董事長、鶴山鎮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會長孫惠民說。
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的會員單位都是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成功人士,他們在做好自己事業的同時,也希望通過一個平臺,爲家鄉教育做些事。很多還不是會員的個體經商戶、企業主,也都踊躍捐款,捐款人數有500餘人,捐款金額達到總捐款的20%。
“我是第二任會長,前期促進會各項工作基礎很牢固,學校辦學條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們就想,除了集資捐款,還要更多地關注教育發展新的痛點、難點,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孫惠民說。
如今,鶴山鎮黨政班子和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會員定期開展聽課議教活動,一季一主題、一季一活動、一季一交流,羣策羣力,爲學校發展排憂解難。當前,教育發展促進會已成爲該鎮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催化劑”。鶴山鎮已形成了黨委政府重視教育,社會各界關心教育,全體教師熱愛教育的良好氛圍。
在鶴山鎮顏子教育發展促進會的示範引領下,寧陽縣其他鄉鎮也積極搭建愛心平臺,凝聚鄉賢力量,廣募善款,深入推進捐資助學活動。
“我初中畢業於寧陽縣鄉飲中心學校,還獲得過教育促進會頒發的‘優秀學生獎’。那份溫暖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使我在面對挑戰時更加堅韌不拔。”目前,直博就讀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劉欣雨說。
近年來,寧陽縣委、縣政府堅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爲目標,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努力提升鄉村教育環境和辦學質量,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寧陽縣成功創建爲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進入國家認定名單,入選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縣。
“教育發展促進會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廣泛匯聚社會力量,有力促進了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寧陽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賈德果說,“下一步,我們將切實加大對農村和偏遠地區教育的支持力度,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讓鄉村學生共享更優教育資源,真正實現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郭麗寧 汪肖瑾 寧尚昆)
作者:魏海政 郭麗寧 汪肖瑾 寧尚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