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大瑤鎮:青春力量賦能鄉村 暑期教育陪伴成長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爲豐富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連日來,瀏陽市大瑤鎮各村(社區)攜手高校實踐團舉辦了豐富多元的暑期教育活動,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沉浸教學,傳承文化瑰寶
“傣族潑水節不僅是嬉水狂歡,更承載着‘水花放、傣家旺’的祝福寓意。”近日,在楊花村楊花完小,湖南師大文學院“墨韻楊花,文心遠揚”實踐團精心策劃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民族文化課。主講人以“中華民族節日地圖”爲線索,圖文並茂講述了潑水節、那達慕大會、雪頓節等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起源與文化內涵。
課堂上,“民族節日連連看”“蘿蔔蹲”等互動遊戲輪番上演,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將節日名稱、民族與風俗卡片精準配對,“潑水節隊”與“火把節隊”用特色口號展現了文化的魅力。
此外,實踐團還教大家制作傣族紙傘、蒙古族哈達結等手工藝品,在動手實踐中“身臨其境”地感受異域文化的獨特韻味。
“原來雪頓節的酸奶宴背後有着這麼感人的故事,比課本上的內容有趣多了!”五年級學生劉子涵興奮地說。楊花村黨總支書記劉良洪也感慨:“大學生們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傳統文化煥發了新的生機,這種沉浸式教學模式對鄉村文化課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
長期堅守,溫情陪伴成長
“嶺上汪汪隊來了,暑假就有趣了!”今年是湖南師大公共管理學院“嶺上汪汪隊”實踐團第四年赴約端裡村端裡完小,爲125名孩子開啓15天的“知識+趣味”夏令營。
今年的夏令營在“安全保障”與“內容升級”上雙管齊下。端裡村與學校提前規劃,從接送路線到飲食衛生,全程嚴格把關,確保孩子們在安全無憂的環境中盡情享受夏令營的樂趣。課程方面,不僅涵蓋了豐富多彩的趣味課程,還融入了繪畫遊戲、本地老人講述村莊故事等特色環節,讓課程既具趣味性又富有地方特色。
“我想用學到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反饋家鄉。”實踐團成員、返鄉大學生胡籽晨說。
“從手工到心理,從舞蹈到體育,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城市般的多元教育,這份堅持和付出太難得了!”端裡完小校長王海珍稱讚道。
公益託管,破解看護難題
7月7日,南川社區第三屆公益託管班正式開班。開班儀式上,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託管班的課程安排和活動內容。孩子們在自我介紹環節踊躍發言,大學生志願者們也分享了自己參與公益服務的初心和承諾,表示將用知識和愛心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
儀式結束後,孩子們迅速投入到學習狀態中,安靜地伏案寫作業。志願者們則穿梭其間,耐心解答疑問。
“把孩子交給社區,我們放心又省心!以前暑假孩子在家只想玩手機,現在他們能學知識、交朋友,真好!”參加儀式的學生家長劉利說道。
近年來,南川社區多次與高校實踐團合作,開辦暑假公益託管班“免費帶娃”,不僅幫助社區居民解決了假期“看護難”問題,更爲孩子們搭建了一個暑期成長的平臺。
從鄉村學校的文化浸潤到社區託管的精準服務,大瑤鎮的暑期教育活動正勾勒出一幅“高校+基層”協同育人的生動圖景。接下來,大瑤鎮將繼續深化與高校實踐團的合作,不斷創新暑期教育模式,呵護青少年茁壯成長。(張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