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鄉飲鄉:腰帶“出海” 村莊“生金”
通訊員 張文諳
走進山東省寧陽縣鄉飲鄉韋周村銘威服裝加工廠,縫紉機的噠噠聲、打包膠帶的刺啦聲、網上訂單的打印聲,接續不斷的聲響交織成串,透着小廠擋不住的紅火。
“我們專注於跆拳道腰帶與服裝的外貿訂單加工,產品遠銷歐美、韓國等國際市場;同時,也通過電商平臺推出部分款式,滿足國內消費者需求。”負責人薛彬介紹道,該廠具備裁剪、縫紉、刺繡等全流程生產能力,還組建了電商團隊。目前,工廠的外貿訂單已排至年末,線上銷售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近年來,鄉飲鄉加速鄉村振興步伐,積極打造“一村一項目”格局,通過招引項目,盤活閒置資源,帶動村民就業增收。此前一直在外打拼的服裝加工行家薛彬,正是被韋周村4000平方米的閒置院落與豐富勞動力資源所吸引,毅然選擇返鄉創業。
“服裝廠的落地,不僅讓閒置資產煥發新生,每年的租金爲村集體增收,還爲40多名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讓村莊發展更具活力。”韋周村黨支部書記廖忠言語間滿是欣喜。
在生產車間裡,十多位“寶媽”嫺熟地操作着縫紉機。她們雙手翻飛,踏板起落間,機針飛速穿梭,一條條精美腰帶在指尖逐漸成型。“以前外出打工,總擔心照顧不好老人和孩子,現在在家門口工作,掙錢顧家兩不誤!”村民程修華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在寧陽縣鄉飲鄉,像這樣的廠子越辦越多:肉串加工廠、手提袋製造廠、服裝加工廠……一個個特色小項目讓閒置資產、富餘勞力變成了寶貴資源,實現了村集體增收、企業降本增效、村民在家門口就業致富的“多贏”局面,爲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聯繫齊魯晚報泰安融媒中心,熱線電話:0538-69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