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蘋果若來 證明臺灣是風水寶地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媒報導蘋果已與供應商討論,考慮在臺灣建立摺疊iPhone測試生產線,目標是在印度進行量產。對此,鴻海不予迴應,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則表示,不清楚相關計劃,但若真能在臺灣建立測試產業,證明臺灣還是「風水寶地」,仍是做蠻有附加價值的工作,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外媒稱蘋果打算運用蘋果供應商在臺灣的工程資源和生態系統,建立小型實驗生產線進行設備驗證,調整摺疊iPhone的製造參數、生產流程等,藉此縮短折疊iPhone學習曲線,並預計將這套流程複製到印度進行量產。

針對此一議題,童子賢18日上午出席商周AI新贏家高峰會接受媒體採訪時先是表示「No comment(沒有評論)」,不清楚是哪家廠商,或是哪個產品將在臺灣進行相關生產測試計劃。

不過,他也提到,摺疊手機的出現豐富了智慧手機產品線,爲消費者提供新的選擇,但摺疊手機若是沒有經過上億支的量產測試,耐用性和可靠性仍有挑戰。目前摺疊手機的主要有兩個挑戰,第一是轉軸與螢幕連接的機構問題,第二是雖然總體積不變,但摺疊之後厚度增加,在輕薄性上來說是個小缺點。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若真的在臺灣設立摺疊手機的實驗測試產線,那麼證明臺灣還是「風水寶地」,一些在技術上困難的部分都先在臺灣突破,有助於在量產前解決技術與良率問題,之後再將製造參數和改善成果拿到印度、越南或是墨西哥等地進行量產,這意味着臺灣做的還是蠻有附加價值的工作,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童子賢在受訪時也提到了對虛擬貨幣的看法,對於虛擬貨幣挖礦浪費能源的批評到現在還是不變,人類的能源應該要貢獻在對人類有具體幫助的地方,不過,現在金融數位化和貨幣數位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如果排斥這個趨勢,可能會對臺灣金融與社會現代化處於不利。

童子賢也強調,虛擬貨幣雖然方便,但必須要是可管理的,且對政府來說不僅是要管理,還要能夠駕馭、控制它,因爲金融和醫療都是需要高度監管的產業,若監管的不好會危害人的健康、危害整個社會運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