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英特爾傳找蘋果投資 童子賢:核心競爭力纔是戰略要素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評論英特爾再傳出欲找蘋果投資,以加速擺脫困境。圖/本報資料照片
繼NVIDIA之後,英特爾再傳出欲找蘋果投資,以加速擺脫困境,市場擔憂恐衝擊臺積電。對此,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產業界不時會有結盟情況出現,因爲企業要有好的發展需要資金,遇到困難時也會需要資金;不過,投資當然有助於改變戰略佈局,但不是唯一的關鍵因素,好好調整核心競爭力纔是戰略要素。
童子賢舉例,英特爾跟三星多年前爲了掌握先進曝光機技術,皆曾投資半導體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臺積電也有投資,不過比例沒有三星和英特爾高;而經過了多年之後,證明臺積電雖然不是最大的投資者,但跟ASML的關係最緊密。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以此例子舉例是要表示,投資只是潤滑彼此關係的過程,就像三星、英特爾雖然有投資ASML,但不代表就真的掌握最先進曝光機技術;產業界經常會出現跨領域結盟現象,投資有助戰略佈局,但不是唯一關鍵,建立好自身核心競爭力纔是主要戰略方向。
童子賢也打趣的說,針對這傳言,自己第一時間也會聯想是不是跟美國總統川普有關,穿針引線希望透過美國重量級科技公司來複蘇美國半導體產業。
另,美國政府打算大幅調高H-1B簽證,以及商務部針對機器人、工業機械、醫用耗材等展開新的國安調查。童子賢表示,只能說美國政策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像是簽證部分,若川普希望美國製造業能快速復甦,恐怕需要策略性的引進外來工作者,包含白領、藍領階級,這是最快方式,但川普又要照顧特定選民,採激烈的排擠移民政策,這種做法是增加振興美國製造業的難度。
而美國對機器人、醫用耗材等展開新的調查,童子賢認爲,美國到處對全球各國加徵關稅,相對的是將美國製造成本拉高。美國鼓勵製造業迴流,但若找不到足夠勞動力,會十分仰賴自動化機械,一旦自動化設備要課稅,反而會導致工廠運作成本拉高。總之,美國政策有很多部分充滿矛盾,不用太擔心,川普時常到最後關頭策略又會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