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揭未來3年最大風險 童子賢:臺灣需3條件固競爭力
臺灣玉山科技協會與KPMG安侯建業2日攜手舉辦「2025玉山安侯論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剖析論壇」,深入剖析市場變化並探索未來發展。會前,商業週刊總主筆呂國禎(左起)、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DIGITIMES電子時報暨IC之音董事長黃欽勇、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吳誠文、臺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光寶科技總經理邱森彬、Yole Group集團副總裁黃茂原一起合影。(劉宗龍攝)
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指出,企業未來3年最大挑戰包括屬地主義、關稅政策以及人才風險。(圖/柳名耕攝)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日與臺灣玉山科技協會共同舉辦「2025玉山安侯論壇: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剖析」,KPMG安侯建業主席陳俊光指出,企業未來3年最大挑戰包括屬地主義、關稅政策以及人才風險,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表示,臺灣要維持全球競爭力,仍須在人才、法規、能源3面向持續精進。
陳俊光表示,半導體產業高度複雜且仰賴精細分工與跨國合作,臺灣作爲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角色,必須在變局中掌握優勢、風險中尋找機會。根據KPMG「2025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指」出,企業未來3年最大挑戰包括屬地主義、關稅策略以及人才風險。因此,企業在面對技術出口管制、區域化生產佈局、短鏈發展與經貿政策不確定性時,更需要具備高度的韌性與前瞻性。
對於近期臺幣暴力升值的看法,童子賢指出,截至5月出口統計,臺灣對美出口已經超過2023全年貿易額,這樣的貿易順差勢必造成貨幣升值壓力,雖然匯率變動對多數企業已經有應對的經驗,但對部分傳產還是有較大的衝擊,建議政府、央行審慎思考如何協助企業。
面對地緣政治以及關稅等影響,童子賢認爲,如果要讓臺灣的產業持續壯大,應該在人才、法規、能源3條件不斷投入,其中人才是核心,應該要強化培育以及延攬機制;法規必須要何時何用,尤其AI產業將面臨倫理以及法律的問題,法規需與時俱進;至於能源,認爲應加速低碳高效的供應系統,確保科技產業穩定運作,3條件與時俱進,臺灣的產業才能順利持續前行。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副營運長丁傳倫指出,對等關稅緩衝期即將於下週結束,根據目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公開聲明,尚未顯示有意延長暫緩期,顯示政策仍走向仍偏向強硬。
同時,對等關稅在美國內部的合法性仍具爭議,雖然法院初步裁定其違法,但上訴期間仍可繼續實施,使全球經濟處於高度不確定狀態;丁傳倫說明,在政策不確定性升高、成本壓力加劇與合規挑戰日益複雜的情況下,企業已開始積極調整策略,包括改變採購模式、重新與供應商談判合約條款,並導入AI與數位科技解決方案,以識別潛在風險、提升供應鏈透明度與彈性。
同時也提醒,企業在調整供應鏈佈局的同時,不應僅止於「抗壓」,更應將永續發展納入核心思維,透過ESG導向的策略設計,打造具韌性、責任與競爭力的全球營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