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非核家園落後世界潮流 讓臺灣競爭力、能源韌性變差
▲民衆黨「核三延役公投正聲亮【同意,更好的臺灣】」記者會。(圖/記者屠惠剛攝,下同)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民衆黨提出的「重啓核三」公投案8月23日投票,今(4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5位正方代表聯合宣示「更好的臺灣,我同意!」童子賢坦言,他曾經也深信不疑「非核家園」4個字,但掙扎後,他非常清楚地體會到非核家園到了應該轉彎的時候。他強調,非核家園讓臺灣能源韌性變差,讓臺灣產業競爭力變差,讓臺灣民生用電負擔變重,這樣想法也違反科學、理性,落後於世界潮流。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4日)出席民衆黨「核三延役公投正聲亮【同意,更好的臺灣】」記者會,童子賢致詞時表示,使用能源同時也想追求永續,這是心願,但用錯方法,爲了目的熱,但方法盲。一個正確的目的,卻用錯誤的方法,這非常能夠突顯目前臺灣能源政策的走向。
童子賢指出,19世紀世代爲了追求工業發展、經濟發展,是不顧環境污染,但到20世紀,人類文明受到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氣體排放,大量的化學物質污染後,現代人赫然發現,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所破壞的環境、製造的污染,已經威脅現代文明持續,因此當前我們在追求產業發展同時,也非常注重永續議題。
童子賢提到,他也曾深信不疑「非核家園」4個字,但到一個階段,陸陸續續用各種資料去檢視非核家園的存在,對臺灣安全、競爭力、民生幫助到底是正面或負面時,「我很困難地掙扎一段時間,非常清楚地體會到非核家園到了應該轉彎的時候。」非核家園讓臺灣能源韌性變差,讓臺灣產業競爭力變差,讓臺灣民生用電負擔變重。
童子賢直言,非核家園這樣想法其實已經違反科學、理性,跟落後於世界潮流。美國三哩島和日本福島是核災事故受害者,但三哩島在去年重新由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投資主導,與微軟簽了20年的核電供電合約,也就是美國用科學、理性重新分析,以當前技術克服問題。
童子賢指出,日本2011年後,所有核電廠陸續關閉,到了2015年核電廠剩下1%不到的發電量,但日本在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想辦法取代核電時,發現到處受阻。因此到了2022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重新啓動核電後,要全力加速到2030年讓核電佔整個日本用電22%。而新首相石破茂也公開宣佈,他對核能的政策,是最大限度地去使用核能,這是日本的例子。
童子賢認爲,美國、日本都是親自經歷核災事故的國家,也各自克服,重新回到科學理性。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跟石油生產國,稍微比阿拉伯還大一些,可是美國這5年來也用了17%至20%的核能。而日本從2015年降到谷底後逐漸回來,2024年日本核電是8.3%,正朝向目標22%前進。
很多人說臺灣土地小、高山多,不應該使用核電,童子賢以瑞士爲例,土地4萬1千平方公里,比臺灣土地3萬6千5百平方公里大一點點。瑞士的山佔據他們國土75%,跟臺灣情形差不多。但在2024年,瑞士使用30.5%的核能,加上他們充沛的阿爾卑斯山的水力發電和約7.5%的太陽能,共構成瑞士有98%發電是不排碳的發電,這是個非常值得敬畏的數字。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歐盟在防止空氣污染跟防止地球暖化也有非常值得尊敬的表現,整個歐盟在2024年總計是23.3%核能使用。因爲瑞士不參加歐盟,所以他拿出來單獨看。瑞士、歐盟、美國、日本都是經濟發達、環境保護獲得相當優越的國家。爲什麼他們能夠使用核能,而臺灣卻必須被一個老舊的、被一個成見的、宗教崇拜式觀念鎖這麼多年?
童子賢說,RE100只是個民間合作倡議,比RE100更多人蔘與的倡議叫CFE(Carbon Free Energy)。爲什麼?因爲當初熱心參與RE100的幾個大企業、全球市值排名前10名的公司都紛紛離開,全球風力加上太陽能發電,經過努力30年,加總就是15%。15%不排碳,綠能救不了地球暖化,如果不是靠水力發電加上熱能幫忙,地球暖化可能更迫在眉睫
至於臺灣成績是多少?童子賢指出,蔡英文不能說不努力,但太陽能、風能大家也看到,經歷幾次颱風後所面對的痛苦和困難。臺灣太陽能加風能也8.9%,所以他的結論,臺灣8.9%救不了地球暖化,也參與不了RE100,不就是空中樓閣、畫餅充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