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檢察聽證解“法結”化“心結”
那豔芳
針對司法救助、防範化解矛盾風險等熱點話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廳廳長那豔芳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
據介紹,在辦案過程中,辦案機關通過給予司法救助,並積極促進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相銜接,切實“扶危濟困”“救急解難”“雪中送炭”,幫助當事人擺脫生活困境,可以更好實現公平正義。
談司法救助2014至2024年發放司法救助金近44億元
北青報:2024年是國家司法救助制度落地10週年,這些年來成效如何?
那豔芳:司法救助,是辦案機關對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權,無法通過訴訟獲得有效賠償,生活面臨急迫困難的當事人,給予其一定的經濟救助和幫扶,從而實現撫慰其心理,幫助其解決急迫困難、恢復正常社會生活的一項制度。2014年1月,中央政法委、財政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建立完善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見(試行)》。全國檢察機關不斷加大救助力度,取得顯著成效。
2014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6萬餘件,發放司法救助金近44億元,42萬餘名因案致困當事人獲得檢察機關司法救助。救助案件數、發放救助金額從早期每年1萬件1億元左右,逐年持續上升到2024年的6萬餘件7億餘元。同時,立足貫徹實施新修訂《婦女權益保障法》,不斷調整優化救助重點,着力加大對困難婦女的救助力度。2022至2024年,最高檢聯合全國婦聯開展“關注困難婦女羣體,加強專項司法救助”活動,將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等違法犯罪行爲侵害的“5+2”類困難婦女作爲救助重點,協同落實救助幫扶措施8萬餘人,發放救助金9億餘元,有力保障了困難婦女合法權益。
北青報:一些當事人在獲得司法救助後,仍然面臨生活、醫療、入學等方面實際困難的情況,如何解決?
那豔芳:是的,確實有這種情況。對此,各地檢察機關在發放救助金的同時,還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低保、就業、補助等社會救助措施,解決被救助人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實現“一次救助、長期關懷”。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不少於14個省級檢察院在省級層面與民政等部門建立了統一的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機制,另有不少地市、縣區檢察院也在相應層級上建立銜接機制,運行情況總體良好。
談司法救助案例
司法救助金緩解傷者一家燃眉之急
北青報:在您的印象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救助案件,可否分享一下?
那豔芳: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北京順義區檢察院辦理的喬某霞司法救助案”。喬某霞系劉某交通肇事案被害人。2023年1月,喬某霞被劉某駕駛的小汽車撞傷致顱腦損傷,構成重傷二級,看病花費11萬餘元。後經順義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劉某犯交通肇事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喬某霞未獲任何賠償。喬某霞因擔心看病花費過高以及影響即將高考的兒子學業,頭髮一夜變白。喬某霞夫妻原本經營一雜貨店,生活較爲拮据。案發後,其丈夫爲了方便照顧喬某霞,關停了雜貨店,家庭失去經濟來源。
順義區檢察院全力以赴,依法依規從快辦理,趕在高考前將司法救助金髮放到喬某霞手中,及時緩解了喬某霞一家的燃眉之急,也讓喬某霞的兒子吃下了定心丸,成爲本校高考狀元。順義區檢察院還開展心理疏導,協調有關部門,爲喬某霞爭取到手工技能培訓、醫療先行支付報銷等救助福利,通過調動社會力量,幫助喬某霞規劃生活出路,實現最優救助效果。
談防範化解矛盾風險
持續推進羣衆信訪件件有回覆
北青報:檢察機關控申部門是如何通過辦案防範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的?
那豔芳:通過辦案防範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是檢察機關的重要任務和職責。嚴格依法辦案本身就是防範化解矛盾風險。檢察機關控告申訴檢察部門在辦案各環節推動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對發現的矛盾風險,及時有效處置,從源頭上防範風險隱患。
同時,持續推進羣衆信訪件件有回覆,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和包案制度,通過檢察聽證解“法結”化“心結”,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調解、疏導等辦法,及時公正就地解決羣衆合法合理訴求,推進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
北青報:去年,檢察機關在推進領導幹部接訪下訪方面有哪些亮點?
那豔芳:2024年,全國各級院領導幹部共接訪下訪5萬餘件,包案辦理4萬餘件,同比分別上升約46%和4%,近70%的信訪矛盾有效化解。
最高檢、省級院領導帶頭接訪下訪矛盾突出、難度較大的疑難複雜信訪案件,以“關鍵少數”示範帶動全體檢察人員及時有效解決羣衆訴求。2023年9月,最高檢應勇檢察長到山西省新絳縣接訪2起刑事申訴案件申訴人;2024年6月,應勇檢察長又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接訪下訪2起申訴案件,予以糾正1件,重新開展工作1件;其他院領導也分別包案並深入基層接訪當事人。
2024年,最高檢院領導赴6省接訪8件申訴案件,糾正1件、息訴息訪6件、重新開展工作1件,均取得良好效果。
文/本報記者孟亞旭
供圖/受訪者
本版統籌/徐鋒劉曉雪
司法救助案件辦理
2014至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36萬餘件
發放司法救助金近44億元
42萬餘名因案致困當事人獲得檢察機關司法救助
救助案件數、發放救助金額從早期每年1萬件1億元左右,逐年持續上升到2024年的6萬餘件7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