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核三延役!童子賢:核電4年省6千億元 不會持家就辭職
第五場核三重啓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前排左二)呼籲「核綠共存」。記者葉信菉/攝影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跟民進黨立委莊瑞雄15日擔任「核三延役公投」第五場意見發表會正反方代表,外界視爲是企業家與政治家的對決,童子賢引用龐大數據圖表說明臺灣在不排碳發電努力落後世界,臺電大量啓用天然氣發電導致經營虧損,莊瑞雄則以維護屏東家鄉利益及核安利益大打感情牌,雙方儼然是理性與感性的攻防,他8點完成辯論活動步出會場,開心表示終於「可以去吃晚飯」。
童子賢15日出席意見發表會,主打臺灣經濟與空污健康牌,他支持核三延役,強調臺灣需要電力,不管是高科技、小生意,電的成本,品質對產業與對老百姓生活都很重要,支持核三延役,就是共同支持臺灣的經濟發展跟未來,他表示,臺灣不止需要電,臺灣需要的是:一、經濟實惠的電,二、高品質且穩定的電,三、降低污染且不排碳的電。
他表示,全世界兩年內要開徵碳稅,如果臺電的發電一直含很高的碳,臺灣的企業在產品行銷國際的時候,會面臨被課徵高昂碳稅的威脅,會失去競爭力。爲了維持臺灣的產業競爭力,爲了維持臺灣的經濟繁榮,臺電要充足供應不排碳的電,政府也要爭取主動改革,不要產業推一下,臺電才動一下,不應抱持被動心態。
支持核三延役 6%發電也不能放棄
童子賢指出,他最近聽到一種反核論調,說核三延役不重要,說核三發電一年只佔6%,發電量很小,所以不值得重視。他認爲這是錯誤的見解,這6%的電非常重要,尤其這是價格便宜,而且是不排碳的電力,臺灣不應該放棄任何1個百分點不碳排電力。尤其廢除核二、核三之後,規劃使用已除役的麥寮燃燒煤火力發電廠,跟燒煤的興達火力發電廠,來支援發電,他直斥荒謬。
童子賢指出,推動綠能的人士有一個很奇怪的思維。指出發展綠電不是要挽救地球暖化,不是要改善臺灣空污,是忙着要打擊核電。這態度十分扭曲。他呼籲,地球暖化迫在眉睫,而且臺灣爲了降低民生電價,爲了維持高科技競爭力,爲了經濟發展,應該讓核能跟綠能攜手來幫忙,臺灣會面臨碳排放逐漸惡化,主要就是因爲反核的緣故。
童子賢指出,2024年臺灣的不排碳發電已經降低到17%。每況愈下,令人擔憂。在廢除核三之後,不排碳發電數字更只剩下12.8%,在工業國家中是令人汗顏的成績,不碳排成績非常糟糕。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呼籲全世界碳排必須要在2030年減少42%,才能讓地球避免發生超過1.5度的暖化,他也引述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去年公開發表談話,如沒有核能的幫忙,綠能獨木難支,無法單獨對抗地球暖化。要完成這個重大使命,一定要核能來幫忙。
童子賢表示,雖國際潮流如此,但臺灣過去20年,正在背道而馳,廢除核電之後,會離減碳這個目標越來越遠,臺灣政府雖努力發展綠能,但必須認清事實,臺灣土地難以承受大量綠能衝擊。臺灣的太陽光電加上風力發電只有8.9%,這是救不了地球暖化,也無法滿足臺灣產業對於不排碳電力的需求,一定需要核電的幫忙,若核二跟核三存在,一定可以貢獻額外的10至11%不排碳電力,臺灣的不排碳電力比可以拉高至24%,至少脫離放牛班。
「臺電很勇敢?」天然氣發電比直上50% 受國際價格牽制
童子賢演說第二個重點是臺電的經營能力,攸關臺灣能源競爭力,他拿出臺電的核電發電成本跟購買風電跟光電成本做比較,直言過去40年核電對臺灣經濟貢獻良多,不應污名化核電,核二、核三在停機之前,一年可以發電300億度以上,替臺電一年省下1,000億至1,500億元,一任總統四年下來,可以省4,000億到6,000億臺幣,該金額堪比國防預算,也可以拿去補健保破洞。
「這樣龐大十分珍貴的錢,讓錯誤的反核政策給浪費掉了。」他用臺語說:「不會持家、不會顧家,應該要殺頭(指辭職下臺)!」童子賢指出,根據臺電公佈的發電成本,核電在2024年每度核電1.42元,臺電向外國本國業者購入風電、太陽光電的成本,風力買入價6.59元,一度太陽光電買入4.87元,地熱發電也是一度6.59元。換言之,臺電購買風力發電一度比核電貴了5.17元,臺電購買太陽光電一度比核電貴了3.45元。
童子賢直言,臺灣因爲過去錯誤反核政策,付出很高的代價。過去九年政府努力發展綠能,但是臺灣碳排越來越高。臺灣的減碳成績在全世界先進工業國家中,處在後段班、放牛班的地位,且臺電的累積虧損4,514億元,他猜到今年底應該會累積虧損到4,700億元,這還沒算中油分擔的部分。
童子賢引述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上漲,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都紛紛抱怨美國趁機漲價天然氣價格,「實在不夠朋友」,他表示,回顧過去幾十年的天然氣價格的歷史,只要遇到歐洲冷冬供暖的需求很大,或是遇到天災人禍,天然氣價格就會高漲。俄烏戰爭帶來天然氣漲價早有軌跡可循,並不是單一次事件。
他直言,真相就是如果研究過天然氣過去幾十年的價格曲線,就知道大量依賴天然氣發電,是有很高的成本風險的。他指出重點,法國在發電的能源佔比上主要仰賴核電,天然氣發電只有5%,德國的天然氣佔比高一點大約13.9%。
童子賢強調,「臺電特別勇敢!」法國只用了5%的天然氣都感覺價格貴得受不了,臺灣2024年天然氣發電比已經拉高到42%,未來還想要拉高到50%。爲什麼做出這麼冒進的能源決策,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爲「反核」。
童子賢表示,「臺電領導人如果只顧政治正確,不顧發電成本效率,會繼續給臺灣政府十分沉重的財務負擔,也會拖累臺灣的經濟建設,跟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
童子賢表示,除經濟面代價,臺灣肺癌、肺腺癌、呼吸器官疾病成爲連續15年臺灣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一名,因爲這些病,每年超過10,000個人死亡。空氣污染的潛在代價很大。
莊瑞雄則除揶揄童子賢曾傳組閣呼聲,即使是行政院長也依法不能阻止核三退役,也主打他的家鄉屏東安全作爲出發點,並圍繞着核能的安全性疑慮與核廢料問題展開辯論,他強調選址是威權遺毒,其他縣市也不歡迎核廢料,強調地方承擔跟全國分享風險的不公,認爲重啓核電是潘朵拉的盒子,經濟成長議題雖重要,家鄉安全也不能忽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