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綠共存」不應放棄任何1%不排碳電力 童子賢籲823挺核三延役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出席核三延役公投第五場意見發表會前受訪。記者王鬱倫/攝影
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15日受邀擔任核三延役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他開頭就呼籲大家823前往投票,支持核三延役。他表示,聽到有一種說法是「發展綠電是爲了反對核電」是扭曲的觀念,臺灣應該核綠共存,臺灣不應放棄任何1%的不排碳電力。
童子賢表示,應支持核能作爲臺灣能源選項,應以理性、科學、務實的態度看待覈能,而非將其妖魔化,並強調核能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工具」◦他總結道:「政治不難,良心而已。核能也不難,理性科學而已。」
他會前引述民衆黨秘書長黃國昌的話「能源問題沒有顏色之分,沒有黨派之分」,強調這是他願意參與核能公投相關活動和辯論的主要原因,他將把過去兩年半來公開發表20多場的演講總結,他也準備多張手板,顯然做足準備。
他引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前院長李遠哲的觀點,地球暖化對現代文明的威脅,其嚴重性遠超核廢料等問題「百倍千倍以上」。因此,所有不排碳的電力,包括核能,都至關重要,以應對這場「浩劫」。
童子賢表示,許多對核能的疑慮,本質上都是「技術問題」,而這些問題「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他以手機防水技術的進步爲例,說明材料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已大幅提升核能材料與使用技術的安全性,許多核工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利用「現代的技術、現代的材料、現在的科學」來「讓核能安全增加一個零,增加一個零」(指提高十倍甚至百倍的安全係數)。
童子賢表示,國際案例證明核能可行性與適用性,全球目前有超過400座核能機組運行,且採用核能的先進國家佔全球現代文明經濟產值的95%以上,質疑這些國家難道沒有思考過核廢料問題。
他引用比利時(土地面積比臺灣小15%,核電佔比37.7%)和瑞士(土地面積與臺灣相似,7~8成是山區,核電佔比30.5%)的例子,證明即使是土地不大、山地衆多的國家,也能成功發展核電,並維持高國民所得與優美環境。
他反駁臺灣「土地狹小」不適合發展核能的說法,並質疑爲何要將核能「講得像妖魔一樣」,他認爲賴清德總統邀請他擔任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委員會中有許多立場意見不同的人,這是臺灣民主氣氛濃厚的特點,也證明賴總統是位「開明包容、可以理性思考做決策的領導人」。
「核三延役公投」第五場意見發表會15日晚間7點舉行,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跟民進黨立委莊瑞雄代表擔任正反方代表,中選會委員遊清鑫擔任主持人,童子賢於傍晚5點30分進入會場,莊瑞雄則稍晚15分鐘進入會場。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發表演說開頭就呼籲大家823去投票。記者王鬱倫/翻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