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壓升級 華爾街集體護航美聯儲 市場警惕“干預”引發金融風險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任期將於明年5月屆滿,而圍繞其去留的問題近期再度成爲市場焦點。雖然特朗普總統近日澄清“暫無計劃解僱鮑威爾”,但他同時又說出意味深長的話:

“我只對支持低利率的人感興趣……我不排除任何可能,除非他因欺詐下臺,但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儘管否認了即將“炒人”的傳聞,但總統顯然已在輿論上對聯儲高層形成持續性壓力。尤其是在有關美聯儲總部25億美元裝修項目成本調查問題上,白宮頻頻發難,試圖通過其他議題對鮑威爾“圍追堵截”。

下一任主席:降息的“隱性承諾”?

據媒體報道,特朗普正在物色下一任聯儲主席,並明確傾向於選擇“支持激進降息”的人選。幾位熱門候選人包括:

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曾任特朗普經濟顧問;

凱文·沃什(Kevin Warsh):前美聯儲理事;

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現任美聯儲理事;

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財政部長。

StoneX高級顧問喬恩·希爾森拉特指出:

“特朗普正在安排一位他認爲會激進降息的人。無論誰成爲下一任聯儲主席,都需要履行一份‘隱性承諾’。”

哈塞特領跑,美聯儲獨立性面臨拷問

哈塞特是目前呼聲最高的人選,他的優勢在於“親特朗普”:

“凱文之所以有資格擔任聯儲主席,是因爲他與總統關係密切……但是否能做好這份工作,將是一次真正的挑戰。”——喬恩·希爾森拉特

哈塞特在接受NBC採訪時也表現出一定平衡姿態:

“白宮所有人都明白,美聯儲的獨立性極其重要……一旦失去獨立性,對經濟和市場都是壞事。”

不過他也支持降息,並警告道:

“利率未被下調,這是一個聯儲成員是否尊重自身獨立性的合理質疑。”

其他候選人觀點分化:獨立性並不意味着不合作

另一位備選凱文·沃什在CNBC上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歷史告訴我們,貨幣政策操作的獨立性至關重要……但這並不意味着聯儲在其他方面也必須獨立。”

他批評鮑威爾“遲遲不降息”,認爲這是“對聯儲的不利評價”。

白宮持續施壓,裝修賬本成“新武器”

圍繞鮑威爾的裝修費用問題正在成爲新的“施壓工具”。白宮預算局局長拉斯·沃特表示:

“美聯儲這些年一直被管理不善。鮑威爾只是要求監察長調查項目成本,這遠遠不夠。我們要與項目負責人坐下來,瞭解項目真實情況。”

雖然沃特否認這是解僱鮑威爾的藉口,但他強調:“裝修項目成本過高,會對國家財政狀況帶來影響。”

黨內分歧顯現:美聯儲獨立性“不能碰”

共和黨內部對此問題意見分化。支持鮑威爾的聲音也在上升:

參議員湯姆·蒂利斯(Thom Tillis)表示:“如果有人認爲聯儲變成總統麾下的普通機構是個好主意,那就是嚴重錯誤。”

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John Thune)也在福克斯新聞中指出:“市場希望看到一個獨立的聯儲,而不是一個受政治擺佈的央行。”

甚至以往批評鮑威爾的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也警告:“如果特朗普解僱鮑威爾,市場將暴跌。”她指出:“起初無法威脅鮑威爾成功後,特朗普和共和黨人就突然關注裝修預算問題。”她也強調:“獨立性不代表無法問責,但也不能借此施壓。”

華爾街高管齊聲力挺聯儲獨立

多位華爾街重量級人物紛紛發聲,公開呼籲維持美聯儲的獨立地位:

摩根大通CEO 戴蒙(Jamie Dimon):“聯儲的獨立性至關重要。干預聯儲,往往會產生與你期望相反的後果。”

美國銀行CEO 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一個穩定、獨立的聯儲是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穩定的關鍵。”

花旗CEO 簡·弗雷澤(Jane Fraser):“美聯儲的獨立性決定了它的公信力,是美國資本市場有效性的根基。”

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 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聯儲是美國政府體系的皇冠明珠。鮑威爾之後應由一位強有力的主席接任,而不是一個軟弱的。”

市場已現反應:美元下跌,美債收益率走高

在“鮑威爾可能被炒”傳聞發酵之際,市場迅速作出反應:

美元指數下跌

長期美債收益率上揚

避險情緒升溫

直到特朗普否認當下有“炒人”計劃,市場才稍顯企穩。

編輯點評

特朗普與美聯儲之間的“權力遊戲”已不僅僅是貨幣政策路徑上的分歧,而是對美聯儲制度本身獨立性的重大考驗。在未來主席人選問題上,市場將密切觀察“新主席”是否只是“新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