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警惕特朗普政府未來可能的金融施壓
在5月18日舉辦的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談及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邏輯和動機時表示,相比第一任期,特朗普目前面對着更加棘手的問題,包括美國製造業衰落、貧富差距過大、社會撕裂、財政赤字不斷攀升,再加上美國金融階層的危機感和底層民衆的失落感加劇,最終推動形成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動。
王一鳴認爲,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背後邏輯可以大致歸納爲三方面:一是重建美國製造業。特朗普認爲這事關國家安全,相比拜登政府以財政補貼吸引製造業迴流的方式,特朗普政府更加簡單粗暴,即想用關稅的方法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
二是以關稅收入緩解美國財政壓力。去年美國債務高達36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達123%,美國的利息支出已經超過了軍費開支,同時特朗普還提出十年減稅4.5萬億美元,而且希望把美國的財政赤字率降到3%。
“這兩個本來就矛盾,所以,在所得稅、消費稅難以增加的情況下,提高關稅成爲彌補財政赤字的重要渠道。”他說。
三是以關稅手段逼迫其他國家讓渡利益,所謂“米蘭報告”中也有過相關的闡述。
至於此次關稅衝擊對中國的影響,王一鳴認爲,最直接體現在外貿方面,行業受影響比較大的是汽車零部件、電子設備、紡織服裝、耐用消費品等,涉及的地區主要是外向型經濟區域。
“主要是美國進口商無力承擔關稅成本,所以會終止或者推遲履行中國的訂單,使得以美國市場爲主體的外貿企業面臨比較大的衝擊。”他說。
關稅衝擊也會對金融市場會帶來影響。“特朗普政府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確定性,而金融市場需要確定性,所以,不確定性會給金融市場帶來更多波動。可以看到,關稅衝擊對中國資本市場已經形成了短期影響,但中國資本市場韌性也在增強,相比其他經濟體的資本市場來看,中國資本市場波動幅度相對小。”王一鳴說。
另外,關稅衝擊對於資金的流向還會帶來影響。“以往美國加徵關稅,資金往往是從其他經濟體流向美國。而這次相反,美國加徵關稅,美股反而領跌全球,資金反而外流,比如流向日本、歐洲的資本市場。所以關稅衝擊下,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差點被擊穿。美元大幅波動會對中國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人民幣帶來什麼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他說。
王一鳴同時提醒,由於此次外貿施壓沒有成功,所以,特朗普會不會加大金融領域的施壓還尚待觀察,而中國也要對此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