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特朗普政策令美金融風險上升
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18日刊發題爲《我們正誤打誤撞陷入一場金融危機》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漢密爾頓項目主任溫迪·埃德爾伯格和該學會經濟研究項目主任本·哈里斯。內容編譯如下:
多年來,你一直在聽到警告:由於債務是不可持續的,因此美國正在醞釀一場財政危機,而金融市場最終會抗議。然而這一警告的邏輯往往是不清晰的,風險也是假想的。
你猜怎麼着?特朗普政府已經明確了真正的風險來源——不是聯邦債務越來越高,而是我們的政治領導人做了一些極不負責任的事情,造成金融市場緊張不安。
特朗普總統以驚人的速度帶來了預算混亂。上任第一週,他的政府就威脅要凍結國會批准的數萬億美元支出。幾天後,他似乎改變了方向。再然後,他授予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的工作人員訪問關鍵的財政部支付系統的權限,致使一位履行公職數十年的高級官員辭職。現在每天都有要凍結聯邦政府款項的新威脅。至少有一個機構即美國國際開發署或許不再運作。
那些多年來一直在關注未來財政危機風險的人應該把目光鎖定在總統的瀆職行爲上。當特朗普聲稱他可以挑選支付哪些款項、而不必顧及國會頒佈的法律時,不難想象總統會宣佈他可以選擇哪些美國國債的持有者應該得到支付。
爲什麼這是一場正在醞釀的潛在危機?國債市場首先依賴於信任。我們的意思是相信美國財政部會按時支付利息和本金,相信美國政客不會把經濟推下懸崖。由於這種信任,美國國債被視爲無風險資產。它們是抵押貸款、商業貸款和其他政府借款等各種貸款的利率基準。這種信任就是爲什麼美國退休人員和海外養老基金在無法承受損失的情況下將資金投入美國國債的原因。它是美國經濟的基石。
政治失誤一直是引發美國財政危機的更令人擔憂的潛在因素。我們並沒有忽視揹負近2萬億美元赤字的經濟成本,赤字數字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不斷增加的聯邦借貸正和私營部門投資爭奪着人們的儲蓄。爲了吸引投資者向聯邦政府出借越來越多的資金,國債利率必須上升。這推高了整個經濟的利率,意味着企業在借款時必須支付更高的利率。因此,私人投資減少,最終留給子孫後代的財富也會減少。這些影響是不利的,但它們是緩慢且可預測的。
政治威脅更爲嚴峻,它是美國政府多年來在管理國家財政方面的失靈所累積起來的結果。2023年,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下調了美國長期債務評級,指出“過去20年治理標準持續惡化”,特別是因爲“反覆出現的債務上限政治僵局和最後一刻的決議削弱了人們對財政管理的信心”。
如果投資者斷定世界上最大、流動性最強的金融市場存在違約風險,會發生什麼?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厄尼·泰代斯基表示,如果投資者把違約風險考慮在內,利率就會上升,而這將減緩美國經濟增長,即便金融業依然健康。
然而,金融部門很可能不會保持健康。如果國債利率突然而持續地上升,比如上升3到4個百分點,可能會引發一場危機。記住,債券利率的走勢與債券價格的走勢相反。擔心美國國債違約風險的投資者會降低對這些債券的估值。爲了維持潛在買家的需求,債券價格將下跌,因此利率將不得不上升。所有持有美國國債的金融機構、投資者和家庭都將同時蒙受巨大損失。回想一下2023年的銀行倒閉事件,當時不斷上升的利率讓金融機構損失數十億美元。
特朗普正在給一個又一個經濟部門帶來混亂。更多的擾亂肯定會到來。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將會發生什麼,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與僅僅四周前相比,財政危機的風險已經上升了。(編譯/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