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碳排年減1.72萬公噸 今年拚碳認證等級四肯定

▲桃園機場每年減碳1.72萬公噸。(圖/桃機公司提供)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桃園國際機場以打造永續機場爲目標,從設施設備到旅客服務,多管齊下拚淨零排放,每年減碳1.72萬公噸,繼2019年取得國際機場協會ACA機場碳認證計劃等級三後,今年可望取得等級四認證,未來將打造2050永續機場生態圈。

爲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機場公司表示,近年推動空側作業車輛電動化、橋氣橋電及航廈接駁導入電動巴士等策略,已有階段性成果,包括達成減少燃油消耗、降低噪音污染及提升空氣品質等,預估每年減碳1.72萬公噸,相當於4.5座大安森林公園減碳量。

桃園機場目前共設置43座充電樁、86支充電槍,爲提升地勤業者使用率,在2019至2023年提供免費充電服務,現階段採取增建設備及建立管理方式雙軌並行持續推廣。

桃機公司說明,在設備面持續升級,將現有43座充電樁由慢充升級爲快充,並新增設27座,預計2027年全數共計70座。

▲桃園機場空側作業提高電動車比例。(圖/桃機公司提供)

另桃機也擬定車輛通行證核發辦法及劃設禁行燃油車輛區域,提升車輛電動化比例,並導入成熟電動化市售車款等10款車種。據研究顯示,空側作業車輛電動化,每輛碳排量可下降30%,桃機空側作業車輛共4,365臺,其中電動車輛357臺佔比約8%,一年可減少40萬公斤碳排,力求達成2030年50%電動車佔比目標。

此外,目前桃園機場兩座航廈共計有40組橋氣橋電設備,在空橋下方安裝空調、電纜設備,提供電力和空調給停靠空橋的飛機使用,取代以柴油引擎驅動的電源車和氣源車。桃機公司表示,2025年起,針對地停60分鐘以上客機,試辦靠橋後即使用橋氣橋電,2025年1月使用率約40%,較上個月成長10%,預估一年減碳可達1.68萬公噸。

▲桃機試辦靠橋後使用橋氣橋電設備,一年減碳可達1.68萬公噸。(圖/桃機公司提供)

另桃機也採購電動巴士提供航廈接駁服務,2023年完成採購3輛全新電動巴士取代柴油車提供服務,並建置1座雙槍電動巴士專用充電樁,自2024年8月1日起投入營運,預計一年碳排可減少7.7萬公斤。

機場公司說明,機場碳認證計劃(ACA)由ACI所建立,透過七個級別認證機場管理和減少碳排放的努力程度,爲國際間唯一被認可的機場碳排放管理認證標準,目前共有619座機場在此認證計劃中,桃園機場目前爲等級三,目標於今年取得等級四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