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醫院推低碳飲食 蔬食日、減碳集點 年減30噸碳排
豐原醫院每週三訂爲「蔬食日」。(院方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衛福部醫療及社福機構管理會今日在豐原醫院舉辦「永續創實意挑戰競賽」,全臺26家醫院熱情參與。(院方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衛福部醫療及社福機構管理會今日在豐原醫院舉辦「永續創實意挑戰競賽」,全臺26家醫院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鬧非凡。副執行長林名男表示,這場比賽不只是一場競賽,更是鼓勵各院透過跨院交流,激發對醫療治理、資源管理與社會責任的創新思維,共同爲永續醫療出一份力。
林名男指出,現在的醫療體系面臨高齡化、少子化與資源有限等多重挑戰,醫院得在有限的人力和預算中不斷提升品質。因此這次競賽設計了幾個實際挑戰主題,包括節能減碳、智慧醫療、社區健康、關懷弱勢等,希望各院發揮創意,提出最接地氣的在地方案。醫福會也強調,未來將持續辦理類似活動,爲打造永續又有社會責任感的醫療體系努力。
豐原醫院也不落人後,端出他們的「低碳飲食」行動方案參賽。院長李永恆表示,響應全球淨零碳排目標,繼日前將2025年定爲院內「ESG元年」後,醫院全面展開永續醫療的實際行動。其中,推動員工餐廳低碳飲食就是重要一環,從選材、供應、烹飪到用餐行爲,都致力減碳。初步估算,這項計劃每年可減少約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具體做法上,豐原醫院每週三訂爲「蔬食日」,當天餐廳不提供肉類餐點,鼓勵同仁多攝取植物性食材,減少動物性與加工食品。餐點由營養師把關,整體蔬食比例提升12-15%、動物性食材減少8-10%,加工食品更減少了約30%。此外,優先使用當季在地食材,不但新鮮也能減少運輸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爲了鼓勵大家更積極參與,醫院也設計了「減碳集點」活動,員工只要拍攝每日低碳餐食照並上傳審覈,就能集點參加抽獎,讓大家在日常中培養低碳習慣。而在減廢方面,院方已全面發放不鏽鋼便當盒給員工,並停止提供一次性餐具,預估每月可減少約140公斤廢棄物。
除了吃得環保,醫院也透過講座、料理教學等方式持續推廣永續觀念,讓員工與病患都能瞭解低碳飲食對健康與環境的雙重好處。醫院也建立追蹤機制,定期分析低碳餐供應量、食材來源、廚餘與碳排數據,作爲後續優化政策的依據。
李院長最後強調,豐原醫院會持續往「綠色醫療、永續發展」的方向邁進,不只是制度的改變,更是文化的轉型。他希望透過這些行動,讓醫院成爲推動區域永續生活的典範,也讓每位同仁與民衆都能在更健康、更低碳的環境中,共同創造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