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遭北京封鎖「如何撤僑?」 兵推驚揭:新加坡是關鍵
▲東南亞兵推顯示,若臺灣遭到中國封鎖,新加坡可能成爲各國撤僑的「生命線」。圖爲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圖/翻攝自新加坡海軍粉專)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路透社》報導,東南亞多國代表舉行兵推,模擬中國對臺灣實施海空封鎖時,應該如何執行撤僑行動,結果發現新加坡是上百萬東南亞僑胞的「生命線」。
《路透社》引述4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這場兵推由倫敦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主辦,今年4月在新加坡某飯店登場,全程爲期2天,參與者多達40人左右,包括觀察人士、國安學者、退役與現役的亞太國家官員與軍官。
面對臺灣遭到中國封鎖,一些人考慮透過東南亞國協(ASEAN)統一採取行動,一些人有意與美中日代表談判,希望透過海空特殊廊道撤離外國公民,但最終結論指出,東南亞各國需要透過新加坡空運,纔有機會撤離僑胞。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直到新加坡在第11個小時介入,一切纔有了轉機,「他們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人民脫困的方法,也提出幫助其他人離開。」此人提及新加坡與臺灣長達數十年的低調軍事交流,也就是1975年啓動迄今的「星光部隊」計劃,新加坡派遣特殊部隊來臺受訓,因此獲得利用當地空軍基地與飛機的權限。
▲北京街頭大螢幕顯示,解放軍在臺灣周圍進行軍事演習的新聞畫面。(圖/路透)
不過其中3名知情人士坦言,兵推未能討論具體細節,包括新加坡如何與中國達成協議,以確保通過封鎖的撤離路線,或者這項協議究竟應該如何運作。
知情人士也表示,儘管無法反映官方政策,但那些在兵推裡模擬扮演各國外交部長及國防部長的參與者,現實中也在兵推涉及的至少9個政府任職。除了新加坡、中國、臺灣、美國,還包括印尼、越南、菲律賓。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資料,現居臺灣的100萬名外籍人士之中,東南亞人民佔比高達94%,其中又以印尼、越南、菲律賓人最多,日本及美國人則相對較少。
新加坡國防部表示沒有參與這個「工作坊」,其官員也未以任何身分代表與會。不論是新加坡國防部或外交部,都沒有迴應該國在臺軍事存在,以及「臺灣有事」的應對計劃。
▲「臺灣有事」的潛在危機牽動全球局勢。(圖/路透)
一名五角大廈官員表示,他不知道美國國防部是否正式參與這次兵推,「我們會例行性與盟友及夥伴接觸,確保對一系列突發事件做好準備,但討論作戰計劃或假設性的撤離情況,將是不合適的。」
菲律賓外交部透露,政府已經制定了針對臺灣緊急狀況的突發計劃,因爲「地理位置接近,而且那裡(臺灣)有菲律賓公民」,所以此舉具有合理利益考量。
印尼與越南外交部沒有迴應,日本防衛省則拒絕評論。
主辦單位「國際戰略研究所」聲明指出,兵推參與者都是以私人身分參加,無法針對「討論內容、與會者或任何其他要素」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