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嚇阻陸武力攻臺?盧比歐揭關鍵:就從臺灣這點開始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出席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小組聽證會,就2026財政年度國務院預算請求進行說明,地點位於華府國會山莊。(圖/美聯社)

甫自梵蒂岡返美的美國參議員盧比歐(Sen. Marco Rubio)20日馬不停蹄出席多場國會聽證,針對陸可能於2027年前對臺動武的風險、美國在印太與歐洲的戰略資源分配,以及如何強化臺灣自我防衛能力等議題表態。他強調,美國嚇阻陸侵臺的關鍵在於「讓代價高於利益」,並重申美方不會接受任何以武力或脅迫方式改變臺灣現狀的行爲。

綜合外電報導,剛從梵蒂岡返美的盧比歐行程緊湊,20日上午出席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預算聽證,下午轉赴撥款委員會,就陸攻臺、烏克蘭戰爭與美國外交戰略等議題作答。

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提到,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軍方在2027年前具備攻臺能力,擔憂美國與盟邦準備不足。盧比歐迴應稱,建構嚇阻力量關鍵在於「讓行動代價高於價值」,這須從臺灣自我防衛做起,進一步擴展到整個印太區域,他補充,上週出席土耳其北約外長會議期間,多國表達對印太情勢的高度關切,尤其若爆發衝突,對歐洲亦將造成衝擊。

盧比歐強調,美國資源有限,若中東或歐洲戰事不止,美國就須分神因應,無法專注印太挑戰。他表示,若能穩定中東、結束烏戰,美方將可集中精力應對長期威脅,特別是來自印太的挑戰。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盧比歐第一次表態抗中,他曾經受訪表示,美國反對任何強行或脅迫改變臺灣地位的行爲,這是多年的立場,不會屏棄。如果半夜接獲情報稱陸犯臺,盧比歐說,美國將履行承諾,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北京也瞭解這點。

盧比歐今年曾談到美國總統川普及他的護臺決心時說,陸終將富強,美國必須面對現實,也必須處理,「我們不能處在一箇中國大陸如此強大、美國依賴他們的世界。」如果美國不想依賴中方,就必須擁有國內產能,這是川普大力推動關稅政策的背後理念之一。畢竟從稀土礦產到製藥,美國已經讓太多的產業落入北京手中。

在亞太佈局上,盧比歐指出,美國也必須「在場」。陸試圖把美國從印太地區逐出,但美國是太平洋國家,與當地的關係穩固,不會放棄與日本、韓國的關係。

他也說,美國不會屏棄在臺灣問題上秉持的長期立場,也就反對任何強行、脅迫或強制改變臺灣地位的行爲。自1970年代末以來,這一直是、且仍然會是美國的立場,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