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推結果曝!臺灣天然氣庫存「僅撐11天」 北京1手段形同封鎖

▲解放軍東部戰區環臺軍演。(圖/CFP)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智庫最新兵推結果顯示,一旦中國實施海上封鎖,臺灣的液化天然氣(LNG)庫存將在11天內完全耗盡,全島陷入大停電危機。更令人擔憂的是,北京恐怕不需要發動全面軍事攻擊,僅透過「檢疫」或「隔離」名義,就能夠達到封鎖效果。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期中國軍演顯示,北京可能如何包圍並扼殺臺灣賴以維生的運輸航道,這個策略的風險可能比發動全面入侵更低。而臺灣抵禦封鎖的首要挑戰就是能源,因爲島上高達97%能源仰賴海運進口,發電主力LNG更佔全臺發電量將近一半。

華府智庫「民主防衛基金會」(FDD)和臺灣「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主持的兵推結果顯示,在封鎖情況下,臺灣的LNG存量11天內就會耗盡。如果實施限電措施,能源供應可以維持更久,但此舉將嚴重衝擊臺灣製造業,包括半導體產業,而該產業停擺將對全球造成影響。

▲臺灣能源仰賴進口,被視爲面對北京封鎖的最大弱點。(示意圖/資料照)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系列兵推結果也指出,如果真的被封鎖,雖然臺灣仍能自給自足9個月,不至於被餓死,但LNG供應只能維持不到2周,煤炭則可撐7周。

儘管臺灣能夠暫時抵抗封鎖,長期而言仍需要美國干預恢復電力。北京武力犯臺將考驗川普軍事幹預的意願,雖然美國政策對於協防颱灣意願模糊,中國入侵也將迫使華府迅速採取行動,但北京可能採取更隱晦的方式中斷臺灣海運貿易,使得美國的決策更加複雜。

舉例而言,北京可能以執法或衛生防疫爲由,要求進出臺灣的船隻接受檢疫或隔離,形成實際上的封鎖,迫使臺灣與美國決定是否採取軍事行動,並且面臨發動戰爭的指控。

▲臺海衝突牽動美中關係與全球地緣政治。圖爲解放軍環臺軍演。(圖/路透)

美國參議員芮基茲(Pete Ricketts)與民主黨參議員庫恩斯(Chris Coons)參與兵推後,9月提出確保臺灣獲得美國LNG供應的法案,包括爲船運公司提供美國保險,確保在臺灣受威脅時持續運送。芮基茲表示,這真的凸顯了臺灣的致命弱點在哪裡,「每次我們爲臺灣增加新的防護措施,中國也必須改變他們的作戰計劃。」

CSIS國防安全部門資深顧問坎西安(Mark Cancian)直言,能源是臺灣真正的弱點,尤其是LNG。FDD資深中國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7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說,「這種脅迫不至於引發戰爭,卻仍可能讓臺灣屈服。真正令人震驚的是,一場低級別的隔離可能多快暴露這些弱點,迫使臺灣領袖做出政治代價高昂的配給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