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推弱點天然氣庫存僅11天 顧立雄:提升油料與彈藥儲備
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國軍作戰所需的持有、儲備能力要快速提升,才能支撐戰備能量。記者曾學仁/攝影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兵棋推演結果顯示,臺灣天然氣儲量僅能維持十一天,中國若以封鎖方式施壓,可能迫使臺灣限電,立委關注臺灣油料與戰備物資能撐多久。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國軍作戰所需的持有、儲備能力要快速提升,「有油和彈藥大量存儲,才能支撐戰備能量」。
立法院財政等委員會昨天聯席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民進黨立委林楚茵關注國防部編列一一三二億元,佔百分之廿點六,其中包括建立彈藥庫廿四億元、飲用水與供油備援能廿一億元,以及軍品與保修工廠庫儲設施二三三億元,在野質疑爲何不列入年度預算,要以特別預算在兩年內執行完畢?
顧立雄迴應,特別預算強調韌性,國防戰備用油部分,是因應敵情威脅日趨嚴峻,規畫向中油採購卅二億餘元油料,後續將分散屯儲,強化儲油韌性,有助戰備持續力;飲用水部分原爲一年期效期,參考日本作法後和國內產能,改爲五至七年期長效飲用水。
至於爲何以特別預算編列,顧立雄指出,一般年度作業維持費只能滿足妥善率與演訓需求,有餘裕纔會補充戰備存量,現在若要快速補充戰備需求,要用特別預算加強才能後勤支撐韌性。
林楚茵追問,國際媒體質疑臺灣僅有十一天的天然氣庫存,特別預算執行後,一旦臺灣面臨封鎖,是否就能多撐一點?能撐多久?
顧立雄未明確談及時間,僅稱,國防部對天然氣相關供應均有計劃,無法公開說明;但國軍作戰所需持有、儲備能力要快速提升,新式武器籌獲後,也要加大整建彈藥存儲設施,提升整體能量,「有油和彈藥大量存儲,才能支撐戰備能量,到達我們認爲可以的程度」。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政府平時已作足準備,天然氣已儲存安全存量,並推動來源多元化、中長約採購等措施,降低進口風險。
能源署表示,政府已建立電力及油氣動員準備計劃作爲因應,包含擬定強化維護設施安全的應變措施及調度機制,確保能源供應穩定,我國現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也可以提高自有能源佔比,提升緊急時期能源韌性。
外媒指兵推結果顯示,臺灣天然氣儲量僅能維持十一天。圖爲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圖/取自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