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日韓等12國齊聚高雄共商海廢治理 海保署推實作演練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9月29日至30日舉辦「2025海洋廢棄物治理深化亞洲夥伴孕育工作坊」,邀集臺灣、日本、韓國、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等亞洲12國代表參與。(海保署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9月29日至30日舉辦「2025海洋廢棄物治理深化亞洲夥伴孕育工作坊」,邀集臺灣、日本、韓國、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等亞洲12國代表參與,兩天活動以政策研討與實作課程爲主軸,會中安排圓桌論壇、清除演練與跨國經驗分享,並由各國與會者提出返國後落實方案。

活動現場邀集10位國內外專家,以及來自肯亞、秘魯與斯里蘭卡的3位「全球青年創新挑戰」得主,另有東南亞6國共16位政府或民間代表與會,會場合計超過60人蔘加。主辦單位指出,本次爲疫情後少見以「亞洲海廢治理」爲主題的跨國交流場域,臺灣擔任主辦角色,目的是串聯區域能量,交流源頭減量與清除技術經驗。

與會期間安排的議題涵蓋海廢監測、廢漁具回收再利用、海洋教育推動等,活動現場亦進行「海廢清除船」實測與清理演練,實務操作部分由專家帶領國內外青年代表實地參與。圓桌會議則要求每位參與者根據本國實際狀況,提出後續推動方向與行動承諾,包括政策對接、教育方案或地方合作方式等,避免流於形式。

海保署表示,此次爲延續臺灣過去在國際海廢議題上的交流成果,亦是迴應亞洲多數沿海國家對海廢處理制度未盡完善的需求,期盼透過持續辦理區域性工作坊,強化政策與實務接軌的合作關係。

另值得一提的是,海保署於9月25日出版的《海洋漫波》第25期,以「海廢的華麗轉生」爲專題,介紹國內在海廢再利用方面的多元應用,內容與本次工作坊所聚焦的「轉廢爲用」概念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