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管理國際研討會登場 臺印簽署MOA共推永續治理

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今日登場。圖/業者提供

爲凝聚全球海洋保護共識、深化國際合作,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15)、明(16)兩日舉辦「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邀集臺灣及美、法、日、韓、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印度等9國、共47名專家學者齊聚,更有美國環保署等重要機構共襄盛舉,吸引超過300名與會者共同參與。

會中最大亮點,是海委會與印尼哈比比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MOA),成爲印太海廢治理合作平臺首份國際合作文件,開啓永續海洋治理新局。此舉不僅將理念化爲行動,更深化臺印兩國在海廢治理上的夥伴關係,爲印太區域永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開幕致詞指出,海洋正面臨塑膠垃圾、氣候變遷、過度捕撈及新興污染源等跨國挑戰,唯有透過國際合作、制度建構與科技應用,纔能有效因應。她強調,臺灣雖僅在7年前成立海洋委員會,但已完成《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推動、海洋法制體系建立及監測共享機制,過去5年政策目標皆已達成,9月底將由副總統發佈新一版白皮書,爲臺灣繪製新的藍圖。

研討會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登場,規劃五大專題,包括海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廢棄物治理、水質與底泥維護及國際合作。此次與會的國際重量級機構相當多元,包含美國環境保護署、美國海岸防衛隊國家打擊部隊太平洋打擊分隊、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海廢研究中心、法國水域意外污染事故研究調查中心、日本海上災害防治中心、日本全球環境策略研究所,以及韓國水產資源公團等。

國內專家陣容同樣堅強,包括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榮譽教授邵廣昭、簡連貴,國立中山大學榮譽教授李宗霖、特聘教授張揚祺,國立中央大學教授陳繼藩,以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陳政任等,與國際代表共同分享研究成果與治理經驗,推動多邊合作與知識共享。

除專業論壇外,大會也展現跨世代對話能量。今年舉辦的「爲海洋『徵』得一席話」徵稿活動,首次開放高中組投稿,最終從23件作品中選出9件佳作(高中組3件、一般組6件),以口頭髮表及海報展示方式亮相;同時邀請去年青年創新挑戰(YIC)獲獎者分享觀點,讓青年聲音與專家論述交織,激盪更多元的海洋保育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