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勇奪海洋環境管理全國特優6連霸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13年度海洋環境管理考覈計劃」,桃園市連續6年榮獲全國特優殊榮,桃園市環保局長顏己喨(中)22日出席獲獎。(桃園市環保局提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主辦的「113年度海洋環境管理考覈計劃」,22日揭曉全國評比結果,桃園市連續6年榮獲全國特優殊榮。環保局長顏己喨代表出席頒獎典禮,接受海洋委員會主任秘書劉國列頒獎,顏己喨表示,桃園在海洋保護與環境管理盡心盡力,從AI技術到實體執行布建桃園海洋及海岸環境最佳防禦。
顏己喨表示,此次評比桃園提出源頭管制、污染預警、末端處理、環境教育等4大亮點,在源頭管制方面,桃園市許厝港溼地AI鳥類辨識系統,利用AI電子圍籬,全面紀錄水鳥的活動軌跡,藉由動態攝影來辨識各類的水鳥,收集相關生態數據,作爲後續的保護與研究的資料庫。
顏己喨說,在污染預警方面,海口河川水色辨識系統,全天候自動識別是否出現異常水色,運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多項技術即時監測,保障民衆用水安全;在末端處理方面,海洋污染緊急搶救動線的建置,自2021年起陸續建立了緊急搶救動線,增強整體的災害預防和應變能力,強化城市的安全韌性;另推動環保循環容器共享服務,提升民衆環保意識與使用便利性,也帶動地方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發展。
顏己喨出,未來將透過蒐集環境數據來建立完整的資料庫,做爲科技執法與政策規劃的依據,並持續推動海洋及海岸環境品質保護,並透過各項環境教育形塑市民對海洋環境保護的觀念,強化對環保的共同責任感,打造海洋保育、永續資源共好的城市新面貌。
環保局強調,推動海洋生態保育與生物多樣性維護的同時,生態旅遊與可持續漁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也能兼容幷蓄,聯手產官學將海洋資源轉化爲城市永續發展的動力,締造兼顧生態與經濟的智慧海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