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瑞穗號、海巡署雲林艦2度聯演 讀賣:推動海上演練常態化

賴清德總統出訪南太平洋友邦,6日上午賴清德總統與帛琉總統惠恕仁出席臺帛海上救援聯合操演,國艦國造的「雲林艦」也來到帛琉加入臺帛海上救援演練。(圖/曾薏蘋攝)

據悉,日本海上保安廳與臺灣海巡署正推動將海上聯合演訓常態化,並考慮未來納入盟友與友好國參與。參與此次演訓的船隻包括來自日本的「瑞穗艦」,以及臺灣海巡署最大級的巡視船「雲林艦」。

《讀賣新聞》報導,6月,雙方已在沖繩縣先島羣島近海派遣大型巡視船,進行自去年千葉縣外海後、日臺斷交以來第二次演訓。在中國艦艇於東海、南海及臺灣周邊海域加強威嚇行動之際,此舉展現了日臺進一步加強協作的態勢。

據日臺關係人士透露,參與此次演訓的船隻包括:隸屬名古屋海上保安部、可搭載直升機的巡視船「穗艦艦」(全長134公尺、總噸位6000噸),以及臺灣海巡署最大級的巡視船「雲林艦」(全長126公尺、總噸位5919噸)。

兩艘巡視船於6月中旬在先島羣島南方外海的公海上,進行了以海難救助爲假想的聯合演訓。與去年7月在千葉縣房總半島外海的訓練不同,此次雙方接近至可視距離,透過資訊共享、搜救海域的協調等方式,加強現場的協作。「瑞穗艦」在演訓結束後,隨即航向東南亞,與馬來西亞海保當局進行演練並承擔防範海盜行爲的任務。

自1972年日臺斷交以來,雙方分別透過日本的「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與臺灣的「臺灣日本關係協會」作爲窗口,維持實務往來。日本政府表面上將此次演訓定位爲基於雙方協會於2017年與2024年簽署的海難救助相關備忘錄的一環「交流」。

然而,除了這些備忘錄之外,日臺兩地的海保與海巡署近年也不公開地互派高層幹部前往臺北或東京,透過意見交換、協商與視察深化合作。背後原因是中國在沖繩縣釣魚臺與臺灣周邊海域的威嚇行動日益頻繁。今年9月上旬,日臺執政黨的國會議員們亦在臺北就兩地海保當局的合作與人員交流進行了協議。

除了臺灣,日本海上保安廳還透過多層次框架強化海洋安全保障合作,包括:日美、日菲、日印、日美韓、日美菲、日美澳印等雙邊或被稱爲「小多邊」的多國合作機制,以推進基於「法治」的海洋秩序維護與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