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談判 學者:恐付出更多代價

學者指出,除了臺積電已承諾的投資外,臺灣在談判桌上一定會被要求加碼,並增加對美採購。圖爲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今年3月在白宮宣佈赴美投資消息。(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重申8月1日不會延後,高喊將是美國偉大的一天。我談判代表仍在華府磋商,避免被加徵32%高關稅,外媒則指川普政府要求臺灣比照日本提供更多投資。由於去年我對美國出口成長率達46.08%,審計部示警恐衝擊談判;國內學者認爲,川普不會顧及是不是盟友,只要對美貿易逆差大的國家,都會被要求付出更多代價。

美國遲未宣佈對臺灣關稅稅率,引發各界揣測。美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川普團隊給臺灣的「最佳關稅稅率」可能與日本的15%稅率相當,但美方也以日本承諾設立5500億美元基金投資爲標準,要求臺灣在投資規模上比照辦理,讓臺美談判陷入膠着。前立委郭正亮則爆料,美國要求臺灣投資軟銀孫正義的「水晶之地」AI園區3000億美元,約9兆臺幣。

對此,政院人士昨表示,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仍在美國華府磋商,並再次強調,我方持續秉持深化臺美經貿關係、雙方互利互補的兩個原則進行談判,期盼談判能完成維護國家利益等4項任務,達到促進臺美雙邊貿易平衡。

不過,根據審計部公佈「11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覈報告」,去年度我對美國出口成長率達46.08%,並示警鑑於美國政府針對貿易逆差較高國家或地區要求實施對等關稅,恐影響我國出口動能,已函請經濟部督促研謀因應可能風險。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根據美國自己訂的規則,市場開放較多、與中國大陸關係較不密切、赴美國投資和採購金額較大,這3個要素達成得愈多,就能取得較低稅率;以東南亞國家爲例,印尼和菲律賓對美大幅開放,就適用較低稅率;馬來西亞因堅持保護漁業,被賦予25%高關稅。

他說,臺韓日屬於同一組,日本除對美開放市場,還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才適用15%關稅;除了臺積電已承諾的投資外,臺灣在談判桌上一定會被要求加碼,並增加對美採購,想要低關稅,就得開放市場、對美投資採購也得多一點,「就看我們如何取捨」。

淡江大學國際所教授李大中則認爲,川普不只要高關稅,還要求開放市場、大幅增加對美投資採購,根本不顧是不是盟友,尤其對美國貿易逆差大的國家,都會被要求付出更多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