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經院:7/9不是對等關稅最後揭牌日
臺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認爲,232關稅(國安調查)更是臺灣更需關注。圖/臺經院提供
產業實質受到川普關稅的衝擊,臺美貿易諮商的進度又不明確,臺經院最新調查三大產業廠商對景氣的看法,連續4至5個月持續看壞。臺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24日表示,臺灣和美國的貿易諮商不是隻有關稅的問題,還有非關稅障礙的問題,如國內租稅、美輸臺配額、規格限制等,然而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比較緊張應該不是對等關稅,而是「232關稅」(國安調查),涉及半導體、伺服器輸美,影響會比較後面。
張建一認爲,7月9日對等關稅暫緩90天到期,並不會有明確結果,截至目前只有英國和川普政府取得談判結果,是因爲英美貿易比較簡單,過去以來都是很好的貿易伙伴,且英國對美國爲貿易逆差,仍然被要求付10%關稅,其他國家像日本、韓國也顯得比臺灣更緊張,急着要和美國取得協商結果,而且調高關稅對美國政府確實增加許多財政收入。
張建一指出,美對臺加徵的對等關稅對傳產的壓力,且臺灣不像其他國家有和美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FTA,臺美21世紀貿易協議並不涉及關稅, 如果臺灣在對等關稅談判結果能相對於其他國家,如日、韓來的低,對臺灣的傳產是有幫助;而232關稅對於臺灣資通訊加上電子零組件佔臺灣出口 7成,這是令人比較擔心,雖說臺積電沒在怕高關稅,
張建一也說,目前拉貨潮至少可以到6月,臺灣的出口表㺺到下個月預估都還不錯,但是第7月以後就要看CPI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