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辦:臺灣關稅稅率降幅大 8/7不會是談判截止日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6日表示,臺灣稅率從32%到20%,已經是與美貿易逆差國之中調降比率第二多,且7日並非臺美談判截止日,後續將持續與美國協商。(黃世麒攝)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左)及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右)6日召開記者會,談論關稅及產業支持方案議題。(黃世麒攝)

美國將對臺灣課徵20%的對等關稅,預計8月7日實施。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表示,7日並非臺美談判截止日,後續將持續與美國協商。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則說,臺灣的關稅從32%降至20%,其衝擊幅度減少一半以上,自明天開始就會透過移緩濟急協助受衝擊業者。

顏慧欣表示,目前預計在8月7日生效的20%稅率只是暫時性的關稅,臺灣在7月31日有獲得美國的通知,臺美之間還沒完成總結會議,是持續跟美國進行協商的國家,所以先給臺灣在8月7日實施20%暫時性關稅,會持續進行協商,所以8月7日也不是臺美關稅的截止日。

顏慧欣指出,臺美貿易逆差非常大,因此美國一開始給了32%的關稅,經過談判團隊努力後談到20%,在臺灣之前的貿易逆差主要國家,只有歐盟取得的稅率優於臺灣。其他日本、韓國的稅率雖然只有15%,但日韓兩國對美的貿易逆差,是小於臺美之間的,這也說明談判團隊非常努力,但這個談判也確實非常艱辛。

龔明鑫說,現在是暫時性關稅,政府也估算可能衝擊、產生什麼影響,因應對策是否要調整等,但臺灣的關稅從32%降至20%,其衝擊幅度減少一半以上。他提到,衝擊可能會因產業有別,且過去業者面臨的是10%關稅,現在要面臨20%,因此政府仍要加強協助,自明天開始就會透過移緩濟急協助受衝擊業者。

針對關稅所衝擊的產業,龔明鑫提到,包含製造業的工具機等以及農業部門的蝴蝶蘭、毛豆、鱸魚、鬼頭刀、冷凍吳郭魚等影響較大,因此會盡快編列預算,以減少衝擊。

對美投資部分,顏慧欣表示,美國提出對等關稅當然是想降低貿易逆差,並增加在美國製造業產能,因此希望有比較多國家會增加在美國的投資,所以投資議題會談、也要談。

顏慧欣指出,但我方會期待順應臺灣的企業本來就已經在擴大對美國投資的趨勢之下,放在臺美供應鏈合作,以及232調查過程當中,一併的去跟美國商討如何去處理這些投資相關議題。

龔明鑫強調,雖然232關稅與對等關稅是兩個分開議題,但我方也會試着將兩者放到一起討論,並且儘可能去爭取對臺灣最合理、有競爭力的一個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