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不掀牌與大罷免有關?經貿辦否認:8/1是美國給的期限
財委會舉行臺美對等關稅協商公聽會(圖/吳靜君攝)
經貿辦副代表顏慧欣參與財委會舉辦的臺美經貿協商公聽會,談到美國起徵對等關稅稅率,目前還在暫緩實施,目前還在10%對等關稅,原本實施到7月9日,但是時間到期之前,美國宣佈可以更長時間8月1日前可以與美國繼續談判。
目前25個經濟體陸續收到關稅信函,稅率20到50%不等的稅率,同樣是8月1日後纔會實施,但是關稅處理方式和考量不太一樣,目前爲止看到,有些國家在公開場合表達與美國談判有一定進展、像是柬埔寨7月4日宣稱與美談判即將完成、歐盟也提到跟美國談到原則性協議,但都收到信函得到一個新稅率;越南則是美國宣佈完成談判給予20%新稅率,卻沒有收到關稅信函。
關稅信函觀察,美國政府希望給各國更時間,但希望加速給予多誘因與動力,臺灣還沒收到信函,但臺灣立場與美積極協商,希望8月1日爭取到產業與國家最佳利益,比競爭對手日韓更好的待遇,這也是談判團隊努力衝刺。
顏慧欣指出,8月1日時間點是美國給全球期限,不是針對臺灣的期限,與國內其他事務無關。對等關稅是要解決美國長期逆差,檢視長期以來對美國不公平的關稅結構,自然會對臺灣提出有助美國出口成長的議題,但是臺灣談判團隊會堅守產業國家利益、國民健康和糧食安全,但是也有國際義務要去遵守。
她強調,這不是典型的經貿談判,過往得經貿談判都要1、2年,這是美國要快速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各國都面對不確定的談判挑戰,行政院與各部會有具體共識下,並符合國際談判慣例、國人共識之下,來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