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不擔心健保斷頭 院長吳明賢估「醫療人球」年底有答案

吳明賢觀察,急診民衆有高達8成都是65歲以上長者,很少看到年輕一輩,跟高齡化有關。記者廖靜清/攝影

健保個別總額新制今年上路後,各大型醫院爆「斷頭」,擔心一旦服務量超出上限,健保給付就會被打折,甚至不給付,等於是多做多賠。臺北區於第二季加入新制,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目前已經出現「輕微斷頭」。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目前不擔心斷頭問題,因爲今年健保總額成長幅度充足。

今年健保總額史上最高,總額預算覈定新臺幣9286.248億元,吳明賢說,健保總額是歷年成長金額最高的一年,臺大醫院即使被斷頭,整體營收也不會比去年差。至於會不會有人球問題,要觀察到年底才準,因爲健保總額今年實施新制「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劃」,臺北區於4月起才加入,目前還看不出來。

健保個別總值新制今年上路,制度會依據地區人口結構、病人數與資源可近性等,訂定合理的醫療成長量。各醫療院所擔心,若超出預定的成長幅度,健保將不予給付,臺中榮總近期已傳出健保給付恐遭斷頭,部分點數未獲健保給付;北榮表示可能會面臨輕微的斷頭,但營運沒有問題。

「我不太擔心這件事。」吳明賢說,斷頭、折讓攤扣的根本原因是總額不足,但是今年健保總額增加很多,預算非常充足,而且還創下歷史新高。雖然目前尚未實際估算,也纔剛走完一季,但看起來是樂觀的,臺大醫院今年有機會達標。

至於各界最擔心的醫療人球,這問題尚未發生,且依照國外經驗,還需觀察到年底,現在下定論還太早。吳明賢認爲,要到12月才能知道,個別總額對於民衆就醫真正的影響,所以還有半年的觀察期,醫院也會全力備戰,監測急診、門診就醫狀況。

「希望政策不要曇花一現。」吳明賢說,臺灣醫療結構整在改變中,雖然年初迄今一直檢討急診壅塞,但臨牀觀察,急診民衆有高達8成都是65歲以上長者,很少看到年輕一輩,跟高齡化有關。大衆應該思考,醫療需求不斷增加,但是資源以及醫師護理師等人力不斷變少,人力缺乏可能會變成常態。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目前不擔心斷頭問題,因爲今年健保總額成長幅度充足。記者廖靜清/攝影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