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圓大俠夢!臺大院長吳明賢出書分享心境:當醫師是一種福分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右二)發表新書「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獲得多名醫界前輩到場聲援。(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是國內腸胃科權威醫師,出身在嘉義平凡家庭的他,從小愛看武俠小說、佛學之書,在心中懷着大俠之夢,並且在醫療領域之中得以實現。他說「大俠需要一身好武功才能行俠仗義,醫師擁有的知識與技術,就如同絕世武功,能夠『行俠仗醫』。」

吳明賢今(6)日下午在臺北國際書展藍沙龍舉辦《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新書活動、簽書會,他的恩師前副總統陳建仁、臺大名譽教授林肇堂以及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等貴賓皆出席支持。

這本書中集結吳明賢平日在社羣臉書臉書發表、關心醫界生態與未來的文章,也有他在疫情期間寫給臺大醫院醫護同仁們的信,彙整多年來從醫的心境、對臺灣醫療一路走來的所思所感。

吳明賢分享時提到「看書就像降落傘,只要打開就會有作用!」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小學時讀最多的課外書是佛經,體悟人生是一場修行,爲了解脫生老病死的痛苦,修行的核心在於「慈悲」與「智慧」,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

到了國中開始接觸武俠小說,又帶來另外的影響。吳明賢分享,很多人誤解「武俠」,認爲重點在「武」,但其實真正的關鍵在於「俠」。武俠的最高境界是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真正的俠客並不是爲了爭天下第一,而是要行俠仗義、見義勇爲。當你看到有人受苦,你不是拿刀砍人,而是運用你的能力,幫助別人解除苦難。

上了大學之後,吳明賢更接觸老莊哲學,對「俠」有了更深的體會,「醫生就好像武功高強的大俠,可以用武功來救人」,讀醫學正好可以完成他的大俠夢。吳明賢強調「能夠當醫師是一種福分」,可以應用自己所學,恢復民衆健康,搶救生命。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分享心境。(圖/記者洪巧藍攝)

吳明賢認爲,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在正道上行正確的事,在正確的時間遇見正確的人,並且和正確的人一起做正確的事。「希望讀者們可以從這本不成熟的作品,發現一個醫生內在燃燒的感情,對於人類智慧與善良永遠的傾心、健康誠實的讚頌,以及對愚蠢自私的極端憎惡的感情,能讓讀者即使面對當前一切的懷疑,還能保持着人生向上的憧憬。」

陳建仁致詞提到,自己是吳明賢博士班時的指導教授,他說「其實當他教授很容易,因爲他很聰明,不用老師花很多腦筋就表現很好」,讚許吳明賢在醫療、教學、研究上的卓越貢獻,特別他到馬祖做胃癌研究,建立「馬祖胃癌防治模式」已成國際準則,不僅馬祖受惠,全人類都受到益處,值得年輕人學習。

林肇堂則分享,吳明賢文章內容豐富,涵蓋醫學、人文、宗教、勵志,文筆之好,根本是被醫學耽誤的大文豪。而且他也以醫弘道,不但是懸壺濟世的好醫師,臺大醫院被暱稱爲寶山醫院,俗話說「入寶山不能空手而回」,他現在就是寶山醫院的掌門人,年輕醫師可以多向他學習。

許金川致詞先是開玩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還以爲是吳明賢寫了武俠小說要義賣,收益捐贈給臺大醫院,來挽救醫院收支難平衡的問題,而在仔細閱讀之後,發現這本書充滿文學素養、人文關懷,文字行雲流水,不是一般醫師可以做到的。

許金川直言,雖說這本書是吳明賢的行醫紀錄,但要他來說,這應該是醫界的「新約聖經」,不僅是年輕醫師的心靈雞湯,也能啓發各行各業,對於非醫界的讀者來說也很受用。

許金川當場以肝基會名義認購該書要贈與全臺即將畢業的醫學生閱讀,並喊話陳建仁以前副總統身分,轉告文武百官都要看這本書,「政府買這本書,立法院一定不會砍掉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