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議A+成績佔比上限15%

臺大大學部學生修課成績「A及A+」佔比高達五成九,教務處近日已研擬相關方案,一門課修畢後持A+成績學生佔比不得超過15%。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引發關注。臺大教務處爲此研擬成績調整方案,一門課拿A+成績的學生佔比最高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五,但課程人數若未滿卅人則不受限制,預計今年八月新學年起試辦,一一五學年正式上路。

臺大表示,希望控制分數膨脹讓學習迴歸本質,選課以專業需求爲主要考量,學習評量也能反應實際成效。

臺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表示,包括臺大、師大在內,日前已有五校參與共同討論,師大也於教師會議上提出成績膨脹的狀況,先讓教師知悉。五校有共識希望一同推動以解決成績膨脹的問題,但還是會迴歸各校內部個別討論,因地制宜。

本報日前報導,臺大實施成績等第制十三年來,A+及A總和比率從四成六增至五成九,且主要源自於A+增幅,恐讓評分失去鑑別、降低信賴度,也影響學生修課規畫,引發關注。

對此,臺大教務處近日提出研議方案,大學部課程持A+成績的學生佔比不得超過百分之十五,比率以加退選後人數計算,會直接於分數登記系統中設定。一一四學年試辦期,一門課若A+比率超過百分之十五,系統會跳出提醒,須由教師說明後才能送出成績;一一五學年正式上路,屆時只要有逾百分之十五學生拿到A+,成績將會無法送出。某些僅以通過特定門檻爲要求的課程,則建議以通過或不通過評分。

不過對於臺大的做法,校內師生意見分歧,有教授批評,此方案簡直是把難題丟給老師,強制分配A+比率一定會造成困擾,公家部門還可以考績輪流,但學生修課又不是打考績,「真想打電話去罵。」

臺大學生會長王冠惟表示,學生傾向比照國外大學,將GPA滿分從四點三改爲四點○,預計月中教務會議會前會時再向學校提出溝通,希望延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