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議A+修課成績佔比不得逾15% 「超過無法送出」師生看法不一
臺大大學部學生修課成績「A及A+」佔比高達五成九,教務處近日已研擬相關方案,一門課修畢後持A+成績學生佔比不得超過15%。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立臺灣大學統計,大學部學生修課成績「A及A+」佔比高達五成九,教務處近日已研擬相關方案,一門課修畢後持A+成績學生佔比不得超過15%,但課程人數若未滿30人則不受限制,預計今年八月新學年起試辦。臺大學生會則表示,較支持調整GPA將滿分4.3改爲4.0,且該案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希望多一些時間和學生討論。
爲了緩解分數通膨問題,臺大教務處研議,大學部課程持A+成績的學生佔比不得超過15%,比例以加退選後人數計算,且會直接設定於分數登記系統。114學年試辦,一門課若A+比例超過15%系統會跳出提醒,須由教師說明後才能送出成績;預計115學年正式上路,屆時只要有超過15%的學生拿到A+,成績將會無法送出。
臺大學生會長王冠惟表示,去年暑假校方首次跟學生討論A+人數膨脹的問題,並提到數個預想,但至近日教務處才實際說明A+學生佔比不得超過15%的方案,從學校和學生提出討論到近日研議出方案過程僅不到一年時間,不知道學校爲什麼這麼趕。
王冠惟指出,該案還有很多討論空間,目前學生傾向比照國外大學,將GPA滿分從4.3改爲4.0。4.3的定義爲「超出教授預期」,4.0則是「符合預期」,其實應鼓勵學生能達到4.0就已經很優秀。又近年臺大學生不停內卷、一直爭取分數,但4.3並非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的目標,也希望學生可降低身心負擔,但還需要學生改變心態、學校變更方式來一同合作。
王冠惟談到,學校預計於本月中下旬送教務會議討論,若通過就會定案,學生會還在爭取更多討論空間,目前預計於教務會議會前會時提出和校方溝通,望延後實施。
臺大教師同樣意見紛陳,牙醫系教授郭彥彬表示,學校不能干涉教師的分數裁量權,以醫學、牙醫系爲例,學生都很優秀、均質化,臺大過去也說都是近乎滿級分的學生沒有差很多,但現在又要用異質化的方式打分數看比例,則不如回到過去的分數制,或乾脆以課程通過與否取代,最簡單也沒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