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害加速衰老 醫教4招遠離:吃蝦別吃蝦頭

帶殼海鮮會連消化道部分都一起下肚,導致易攝取過多的塑膠微粒。(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對健康會造成潛在威脅。醫師張適恆指出,塑膠微粒會干擾腸內菌相,惡化腸道環境,也被認爲是加速衰老的主因,若想遠離風險,飲食上優先選擇去內臟的小型魚類,帶殼海鮮、蝦頭少吃,並透過過濾飲水、保持地板乾淨、少用一次性塑膠容器,來降低過量塑膠微粒危害。

急診科醫師張適恆在YouTube頻道表示,塑膠微粒會隨着腸胃道、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並堆積在身體裡不容易排出去的地方,韓國研究指出,塑膠微粒可能是加速衰老的主因。

張適恆指出,塑膠微粒會隨着河流堆積在海洋裡,海洋動物會藉由食物接觸到,並累積在消化道。通常吃魚會去除內臟,比較不容易大量吃進塑膠微粒,但帶殼海鮮就要注意,像是文蛤、牡蠣、淡菜,食用時會連同消化道一起下肚。

張適恆指出,若不想吃進過量塑膠微粒,海鮮類就要儘量挑魚類,並以食物鏈底層的小魚爲優先。吃蝦時也不要吃蝦頭,因爲蝦胃會在頭部,會含有塑膠微粒,藏在身體裡的泥腸,最好也要去掉。

此外,張適恆也建議「飲用水要過濾」,不只喝的,也包括煮飯用水,濾水壺等簡易設備就可以過濾掉90%以上的塑膠微粒;「家中地板保持乾淨」也很重要,家中灰塵含有塑膠微粒,若吸進肺部,會在肺中分解爲更小的粒子,進入器官與人體,進而造成健康危害。最後也要「避免塑膠包裝並加熱」,塑膠包裝不只會滲漏塑化劑,塑膠微粒還容易脫落,因此儘量不要使用一次性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