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 塑膠變塑粒 加速垃圾去化

花蓮縣吉安鄉垃圾掩埋場資源回收貯存場日前發生大火,現場堆積如山的塑膠、紙類等易燃物加速火苗增長,火勢歷經25小時才撲滅。(本報資料照片)

花蓮縣吉安鄉垃圾掩埋場資源回收貯存場暫置區日前自燃起火,現場還未分類的回收物品堆積如山,加速火苗增長,儘管火勢已滅熄,但也令議員質疑場內回收處理量能是否不足。鄉公所表示,受到5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及資源回收價購金逐年降低影響,處理量能不及增加速度,已請環保公司協助,研擬把塑膠製品打碎成「塑粒」以提升去化速度。

吉安鄉光華村的垃圾掩埋場2005年啓用,資收類原以統包方式標售給回收業者經營,後來因業者人力不足,無法全分類回收,2011年2月起由公所自行僱用人員接手資收分類工作至今,資收貯存場資收暫置區日前突然發生大火,讓不少議員關注回收處理量問題。

鄉公所指出,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家工作、隔離等措施讓一次性免洗餐具使用率大增,造成各類資收量大幅成長,近年外食、外送及網購盛行,電器、家電也陸續有節能減碳補助機型等汰舊換新方案,加上資源回收價購金年年降低,資收個體戶減少、家戶獨立變賣回收意願降低,導致場內資收量暴增。

鄉公所表示,場內資收工作人員從初期聘用4人已增加到15人,但處理量跟不上回收量增加速度,無法即時處理全鄉回收物,近半年已積極協請環保公司協助,研擬將塑膠製品打碎成「塑粒」的可行性,希望能借此加快去化速度。

鄉長遊淑貞說,攸關鄉境產生的環保資收物、垃圾去化等衍生的任何事件,鄉公所都會承擔責任積極善後,早日還給民衆作息正常的生活,相關後續處置方式將待火災調查結果出爐後,會再逐一檢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