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出圈,這場文旅加時賽踢得漂亮
【文旅觀察·跟着賽事去旅行】
火!不只是這個夏天的溫度,更是“蘇超”的熱度!
60396人!7月5日晚,當南京奧體中心的電子大屏顯示出當場比賽觀賽人數時,全場沸騰。這一數字不僅刷新了“蘇超”歷史單場觀賽人數紀錄,也創造了中國業餘足球賽事的上座新紀錄。
誰能想到,一項地方業餘足球聯賽甫一亮相,便迅速成爲“頂流”。六月初,被網友稱爲“蘇超”的首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剛進入第三輪,就躋身“超級IP”,火遍全國。
“加油!加油!”賽場內的吶喊聲歡呼聲排山倒海,一浪高過一浪,各隊球員爲城市榮譽拼盡全力,直到終場哨聲響起的那一刻。人們忘情地加油助威,自發地掀起人浪,氛圍超燃!
“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從常州到‘丨州’,留給常州的筆畫不多了”……賽場外的玩梗彷彿沒有創作瓶頸,笑點之密集讓網友直呼“根本停不下來”,13個城市更主動參與到網絡玩梗中,紛紛下場“整活”,帶動江蘇文旅市場迎來消費熱潮。
從一場賽事狂歡到一場文旅大秀,“蘇超”是如何做到的?伴着夏日的熱浪,記者展開了採訪,探尋這股文旅消費“熱浪”奔涌的密碼。
從小足球到大市場 “沒有輸家,都是贏家”
太陽驕橫地炙烤着大地,火辣辣地宣示着夏日的“熱”力十足。7月1日,常州最高溫達到36攝氏度,但絲毫擋不住人們遊玩的腳步。上午十點多,常州中華恐龍園入口處,來自山東濟南的遊客王倩帶着兒子興沖沖入了園。
“我們是看到‘蘇超’的熱度來的,之前搶到了蘇州對揚州的比賽門票,先到蘇州玩了兩天,前天晚上在崑山看比賽,昨天一早就來常州了,高鐵四十多分鐘直達,交通很方便。來了我們直奔恐龍園,今天是第二天入園了。”王倩告訴記者,前不久景區出了新政策,“恐龍園把1日票升級到兩日有效,就是說一張門票的價格現在能玩兩天,還開放了夜場。昨天我們玩了不少項目,和很多‘恐龍’進行了互動,孩子特別高興,嚷嚷着今天趕緊來。”
跟着“蘇超”去旅行,數萬個“王倩”用真金白銀投下了認同票。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蘇超”第三輪對決,超過18萬名球迷涌入各個主場城市現場觀賽。蜂擁而至的觀賽人流,帶火了各市文旅消費。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端午假期,6個主場城市銀聯異地渠道文旅消費總額增長14.63%。假期過後,江蘇文旅市場熱度不減。美團旅行數據顯示,6月3日至8日,江蘇省內景區預訂量同比增長305%。
時間來到6月21日,常州主場迎戰南京。攜程數據顯示,6月20日至21日,常州各大景區預定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6倍,酒店預定人次同比增長30.45%;抖音數據顯示,6月21日至22日,常州抖音團購訂單同比增長42%,餐飲訂單同比增長超56%。
果然如網友所說:體育局長輸球的委屈,全寫在了文旅局長的笑臉上。
當然,體育局長贏球的快樂,映襯在文旅局長臉上也是燦爛的笑容。6月29日,開賽以來未嘗敗績的南通隊主場對陣宿遷隊,讓南通文旅市場迎來“高光時刻”:賽事舉辦場館所在的海門區當日接待遊客10.8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0.62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0.1%和56.3%。球場之外,江蘇各市掀起一場文旅狂歡——鎮江西津渡景區賽事期間夜遊人數較平日翻3倍,鹽城“觀鳥+觀賽”套餐預訂量超2萬單,常州端午假期接待15萬揚州遊客……景區迎來大量遊客的同時,常被調侃“沒有夜生活”的江蘇,夜間消費也呈明顯的增長態勢,各地多個觀賽“第二現場”人潮涌動。
與“蘇超”夢幻聯動的,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文創和聯名產品。在南通採訪時,記者被希諾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顏色清新、精緻小巧、便於攜帶的保溫口杯所吸引。這款杯子杯身上除了印有“蘇超”二字,還印了一句頗有意思的話——蘇F的F是Football的F。“這是我們最近推出的3款聯名水杯中的一款,6月18日一上線就賣斷貨了,現在公司正開足馬力,保障產品供應。”希諾股份總經理陳金國告訴記者。
印有“叫南哥”的帆布袋在網上賣爆;首批上市的五千件“太湖三傻”文創周邊48小時內售罄……“蘇超”所到之處,食、住、行、遊、購等場景消費均被帶熱。
一個小小的足球,撬動了一場場消費狂歡,江蘇13市在消費市場生動演繹了“沒有輸家,都是贏家”的喜人場景。
從賽事火到文旅熱 “蘇超”成文化展示的大舞臺
從淄博燒烤到“爾濱”旅遊再到天水麻辣燙,這幾年每過一段時間,文旅市場就會出現現象級的熱點。這一次,潑天的流量爲什麼輪到了“蘇超”?賽事熱度是如何轉化爲文旅增量的?
迴歸球賽本身,記者開始尋找答案。6月29日晚,南通足球訓練中心海門基地,聲浪喧天,記者的眼睛記錄下這樣的畫面——看臺上的男女老少給足情緒價值:目光追隨球員的身影,手中盡情揮舞旗杆或充氣棒,加油聲彷彿要把球場掀翻。從開場的0∶0到終場的4∶0,每進一個球,觀衆都在主持人的帶領下高喊進球隊員的名字和場上比分,互動性、參與感“拉滿”。氛圍如此熱烈,不怪乎觀衆說“燃爆了”。
不管是球員還是觀衆,每個人都爲自己所在或支持的城市拼盡全力。在“蘇超”,你可以不是職業隊員,13支參賽隊伍的球員有教師、快遞員、程序員等各行各業的足球愛好者;你可以不是資深球迷,不必懂越位、定位球等專業詞彙,只要走進賽場,你就是比賽的一部分、是所代表城市的一部分。票價不高,基本在20元以下。正是這種草根參與的機制、全民參與的熱情,讓足球迴歸拼搏本身,迴歸原始的純粹和快樂,爲“蘇超”出圈奠定了基礎。
正如江蘇省足協副主席王小灣所言:辦賽的初衷,就是爲了讓更多人感受足球的快樂。
正如常州市體育競賽管理中心主任蔣昊君所言:“蘇超”很純粹,球場上向上拼搏的精神可以吸引更多老百姓感受足球的氛圍。
正如球員所言:“蘇超”很聰明地以城市命名各球隊,增強了球員的使命感和球迷的歸屬感,使其成爲13座城市比拼文化、精氣神和綜合實力的擂臺。
正如球迷所言:輸了又怎樣?至少我們戰鬥到最後一刻!
在賽事保障上,各城市也很“貼心”。面對“蘇超”出圈後看球需求暴增的現實,各地將主場“移師”到更大的場館,對球場進行升級改造,在賽事保障和服務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只爲讓更多觀衆有更好的觀賽體驗。
再將視線投向球場之外——很多人知道“蘇超”是源於網絡上層出不窮的梗。其實,關於散裝江蘇的調侃早已有之,宣傳“蘇超”可以用“地域梗”“散裝梗”嗎?在採訪中,不少業內人士回憶“蘇超”爆火的節點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一篇文章:“南京發佈”發佈的《“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
“文章發佈後,我們驚呼:原來官方可以這樣玩梗,於是便主動下場造梗、接梗。”問及面對這些梗的心態,常州市文旅局科教信息處處長馬君答得爽朗,“我們用非常包容、開放的心態和網民一起互動。其實,梗展示的是江蘇13個城市的地域文化,在這些梗中,人們可以看到江蘇到底有什麼,江蘇到底強在哪裡。”
大方接受輸球的結果,用豁達的胸襟面對“十三妹”的調侃,常州迅速拉近了和網民的距離,熱度不斷,引得其他城市的市民投來羨慕的目光:“常州除了沒贏球,在別的地方贏麻了!”
專家表示,像徐州和宿遷的“楚漢之爭”、南京和無錫的“鹽水鴨大戰水蜜桃”這些梗看似調侃,實際是城市名片,不僅激發民衆對家鄉的認同和熱愛,也讓外地遊客對江蘇各地的文化有了更多瞭解。
這種玩梗和自嘲,恰恰體現了江蘇13個城市的經濟和文化自信。“德比的梗之多,源自人文底蘊之深,更源自發展態勢之強,這是屬於全國經濟第二大省的凡爾賽。”“蘇大強之所以爲蘇大強,源自個個骨子裡那種永不服輸的狠勁兒,以及勇爭上游的精氣神。”“南京發佈”在文章中寫道。
當然,線上會玩梗接梗,線下也要有實際舉措,才能讓一項賽事真正撬動一城經濟。
談到關注常州的原因,王倩笑言,除了筆畫梗,常州主場對陣南京的比賽也讓她印象深刻。“那天常州‘搖’了20多個仿真恐龍當‘啦啦隊’,比賽期間下雨,一隻叫‘角角’的小恐龍摔倒,被網友調侃‘常州0∶4輸給了南京,氣暈了一頭恐龍’,我看到視頻覺得太有意思了。”
王倩能看到這些“恐龍軍團”,得益於常州文旅部門在城市應援方面做足加法,將賽事與文旅特色相結合,於線上線下、場內場外做好氣氛擔當。在“蘇超”,這樣的加法比比皆是。場外的市集上,揚州市民愜意地品嚐無錫水蜜桃,南通市民對徐州的羊肉湯讚不絕口,鎮江的鍋蓋面和東臺魚湯麪讓食客在味蕾碰撞中感受文化共鳴,超4.5萬人次免費享用了常州現場烹製的260份天目湖砂鍋魚頭、3500斤常州蘿蔔乾炒飯。
各項花式“寵粉”的優惠政策也緊緊跟上:賽事門票就是折扣卡、公交卡,刷身份證能免費暢遊相關景區……江蘇省文旅廳聯合13個城市各展其長,推動賽事鏈接文旅資源,全力踢好“文旅加時賽”,進一步擦亮“水韻江蘇”文旅品牌。結合賽程安排,打造親子游、避暑遊、研學遊等旅遊線路50多條,舉辦博物館夜遊、文創市集、美食體驗等文旅活動500多項,推出景區門票減免、文旅消費券、志願服務等措施1400多項。
爲什麼“蘇超”能火速“出圈”?觀察完場內場外再回看這個問題,與其說潑天的流量輪到了“蘇超”,不如說江蘇13座城市爲“蘇超”、爲自己創造了潑天的流量。
從流量來到熱潮去 爆紅之後如何長紅
任何一個在短時間內成爲“頂流”的現象級熱點都免不了要面臨同樣的問題:爆紅之後如何長紅?當“蘇超”進入後半程,如果關注度和曝光率減退,文旅行業從業者又該如何應對?
聽到這些問題時,中華恐龍園景區運營管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盧啓迪向記者講述了在賽場上出圈的“角角”的故事。“角角是去年‘六一’兒童節‘出生’的男寶寶,是隻貪吃、活潑、好奇心旺盛的三角龍。今年5月31日,角角正式入職,主要工作是在恐龍園裡賣萌,和遊客互動。”盧啓迪笑着說,“從時間線裡就能看出,我們能從‘蘇超’的熱度中借勢絕非偶然,而是得益於長期以來在‘恐龍IP’方面的深耕運營和內容優化。”
於常州而言,恐龍這一IP是“無中生有”的。相較於蘇州、南京等旅遊資源豐富的城市,常州的旅遊資源稟賦可謂先天不足:既無名山大川,也少名勝古蹟。轉機出現在1996年,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後,地礦部收到一批其他國家捐贈的恐龍化石,其中不乏罕見品種。常州幾經爭取,落地中華恐龍館項目,並提出建設集科普展示與主題娛樂於一體的中華恐龍園。
早在2007年,恐龍園就開始佈局IP產業鏈的打造,從恐龍IP的策劃打造、影視內容的製作傳播、線下場景的轉化塑造再到IP授權的不斷嘗試,逐步讓恐龍從單一的景區符號升級爲城市文化的象徵,擁有了更長久的生命力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當流量如潮水般涌來時,我們可以憑藉成熟的IP運營體系主動出擊。常州對戰揚州比賽後,我們立即鎖定了網絡熱梗‘恐龍妹妹’形象。常規需要幾個月週期的產品研發流程被壓縮,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萌動全蘇·恐龍妹妹’系列玩偶,包括爪捧足球霸王龍、擬人化蓬蓬裙恐龍妹等的設計、打樣並開啓全網預售。首批預售很火,滿足了粉絲收藏和社交分享的需求,讓‘恐龍熱’有了具象化的載體。除此之外,我們還推出一系列惠民便民舉措。”在盧啓迪看來,在流量稍縱即逝的時代,唯有深耕內容,持續修煉好內功,才能厚積薄發,讓每一次狂歡都成爲品牌長紅的基石。
憑藉比賽現場一塊燒烤店廣告牌走紅的常州東哈·東北街邊燒烤店老闆娘張敬宇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無論有沒有流量,我們都要做好自己的事,堅持用真材實料,在口味上下功夫。”這個眼睛大大的姑娘說起話來音量不高,表情平靜,但記者分明從中聽到了堅定有力的回答。
記者 陳 晨 蘇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