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富潤虛增7億營收如今黯然退市 受損股民可索賠

記者 金音

2025年4月,浙江富潤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富潤,證券代碼:600070)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市值不足5億元正式退市。這一結局源於其長達數年的財務造假及後續暴露的鉅額財務黑洞,爲資本市場敲響警鐘。​

據查,2020年1月至2022年上半年,*ST富潤全資子公司泰一指尚通過“空轉交易”虛構廣告代理業務,以二級代理商身份與關聯企業開展無實際商業價值的虛假交易,累計虛增營業收入7.17億元、營業成本7.16億元,導致2020-2022年多份財報存在嚴重虛假記載。即便公司2023年通過會計差錯更正追溯調減相關數據,但造假行爲已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監管部門對責任主體開出嚴厲罰單:公司被責令改正並罰款550萬元;時任董事長趙林中、副董事長江有歸等核心責任人分別處以250萬元罰款;時任董秘張玉蘭、財務總監王燕因申辯理由不成立,各被罰70萬元。​

2025年4月披露的審計報告揭開更深層危機:截至2024年末,*ST富潤應收賬款餘額15.96億元中,壞賬準備高達14.49億元,其中泰一指尚公司14.49億元應收賬款對應14.47億元壞賬準備,幾乎全額計提。公司無法就賬款性質、交易真實性等提供充分資料,審計機構通過函證等程序仍無法覈實,引發財務真實性質疑。同時,關聯方通過泰一指尚公司供應商及投資公司違規佔用資金,截至2024年底尚未歸還,資金可收回性及是否存在其他佔用情況均無法判斷,財務風險持續攀升。​

疊加 2023 年追溯調整調減超7億元營收成本的歷史污點,*ST富潤股價持續暴跌。2025年4月10日,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市值低於5億元觸及退市條件,被上交所出具終止上市告知書並最終退市。這一事件明確傳遞監管信號:資本市場零容忍財務造假,上市公司需以信披真實爲生命線,任何違法違規行爲終將付出包括退市在內的沉重代價,投資者亦需警惕財務異常企業的潛在風險。

受損股民是否符合索賠條件?索賠流程是怎樣的?股民朋友可聯繫南財金大俠、投資快報股票維權諮詢、新聞報料渠道(微信:tz315-wh)。報社將組織專業的金融315團隊,爲廣大投資者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支持,通過法律途徑及時挽回投資受損。目前,已有多名投資者向法院起訴要求公司賠償損失。初步判斷在2021年4月27日至2023年4月27日(含當日)之間買入,並在2023年4月28日之後賣出或仍持有*ST富潤的受損投資者,可以提出索賠(最終索賠條件須以法院認定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