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地: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

(原標題:四川一地: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

近日

綿陽市商務局印發

《綿陽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2025年工作清單》

試行4.5天彈性工作制

鼓勵企業彈性調休

2025年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2200元/月

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

推行線下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

推動盒馬鮮生等新零售品牌綿陽首店落戶

……

全文如下

↓↓

完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保持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低收入勞動者生活水平,2025年最低工資標準上調至2200元/月。推動“綿州農房增信貸”提質擴面,爲農民發展生產、創業等提供資金支持。及時兌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種糧補貼、在外務工交通補貼等強農惠農資金,增加居民轉移性收入。〔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殘聯、市供銷社(分號前爲牽頭單位,未明確牽頭單位的,按單位職能職責分別負責;每項措施均涉及各縣市區、園區,不單獨列出)〕

積極拓展數字經濟、電商直播、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工、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羣體就業,加強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定期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體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退役軍人局)

鼓勵職業院校、實訓基地、職業培訓機構等優質教育資源參與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圍繞重點領域市場需求和職業技能要求,推行“崗位需求+技能培訓+技能評價+就業服務”四位一體項目化培訓模式。2025年開展技能培訓2萬人次。(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體局;市經信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大力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推動公辦幼兒園“托幼一體化”發展,鼓勵幼兒園向下延伸服務。2025年新增1000個託位。(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衛生健康委)

加大教育資源投入,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和中小學,2025年新增公辦學位2000個。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教師交流輪崗制度,縮小城鄉、校際教育差距。(責任單位:市教體局)

穩步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加快修訂出臺綿陽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和綿陽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持續推進“數字醫保”,提升醫保基金監管質效。加快構建以社保卡爲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體系。適度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穩步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推進城鄉低保擴圍增效,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市醫保局、市殘聯)

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新增醫養結合機構10家。建設一批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支持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和運營家庭養老牀位,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醫等服務,構建“15分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圈”。新增老年助餐點6家。(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

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實現有購房補貼政策,對在政策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居民給予補貼。優化公積金貸款政策,提高貸款額度,降低首付比例,宣傳執行好房貸利率政策。常態化辦好房產交易會,打造“一站式”網上購房服務超市。(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住房公積金中心、人行綿陽分行)

兌現一季度市級汽車消費補貼。落實國省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對報廢或置換舊車併購買新車的消費者給予一定補貼。推動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車輛更新。挖掘汽車後市場消費潛力,完善汽車售後服務體系,加強對汽車維修、保養、配件銷售等環節的監管,鼓勵汽車經銷商聯動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降價促銷金融貼息、贈送汽車裝飾等購車優惠套餐。(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

家電以舊換新按照一級、二級能效分別按銷售價格的20%、15%補貼,最高補貼2000元/件。家裝廚衛按最終實際銷售含稅價的15%享受補貼,最高補貼1500元/件;購買1級能效或水效的商品按最終實際銷售含稅價的20%享受補貼,最高補貼2000元/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予以新車銷售發票中價稅合計的20%補貼,最高補貼500元/件。購買6000元(含)以下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數碼產品,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享受補貼,最高補貼500元/件。鼓勵推出手機以舊換新消費券,舉辦3C數碼“五進惠民”促消費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教體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委)

創新開展“跟着美食去旅行”主題活動,舉辦米粉節、廚藝大賽等“味美綿陽”系列活動,評選20家餐飲煙火特色小店。提升綿陽米粉、江油肥腸影響力,打造綿陽特色美食街區,做好“跟着美食去旅行”。支持餐飲企業依託“綿動全球”“綿品出川”等活動,通過投資、控股、技術與品牌合作等方式,在省外境外開設餐飲門店和管理公司。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引育特色餐飲品牌和管理團隊。深化與抖音、美團、大衆點評等網絡平臺合作,發佈綿陽“必吃榜”。(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

辦好全省文旅發展大會。運營好《寶蓮燈·仙海奇緣》實景劇,持續推廣《將進酒》駐場版知名度。適度延長越王樓、方特東方神畫等景區開放時間。開展“跟着演唱會去旅行”主題活動,舉辦大型演出、文藝活動、音樂會等超50場,用好綿州大劇院、虹苑劇場的資源,辦好脫口秀、話劇、音樂劇、舞劇等劇場演出。發放酒店住宿、景區觀光、演出演藝等文旅消費券。推出精品旅遊線路,重點支持研學旅遊,鼓勵景區推出門票優惠、套票等活動。開設運營熊貓專列、銀髮專列,爭取成爲專列終點站、途徑站。(責任單位:市文廣旅局;市教體局、市民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

組織開展商文旅農體教康融合促消費活動超500場次。圍繞春節、婦女節、兒童節、國慶節、重陽節等重點節假日,新生、“一老一小”等重點羣體,公招考生、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特殊羣體發放消費券,發放高校新生、敬老愛老、兒童成長、科技人才大禮包。常態化開展無人機演繹表演,燈光秀等,擴大“科技之眼·涪江迴響”無人機演繹影響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廣旅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退役軍人局、市婦聯)

深入開展“體重管理年”系列活動。持續推動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積極承辦國省級賽事活動。辦好第八屆市運會、仙海端午龍舟賽等活動,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活動200場以上。培育發展電子競技、無人機賽事等新業態。建設“運動友好城市”,培育5個“運動友好商場”,辦好“跟着賽事去旅行”等系列活動。(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衛生健康委)

支持綿州記憶、上馬故事商業街、東原夜市、城南VV街等夜間消費場景提檔升級,支持三臺縣潼川古城、江油方特東方神畫等四川省“蜀裡安逸”消費新場景升級消費業態,推進消費特色化轉型。鼓勵商圈、景區舉辦夜間促消費主題活動,促進夜食、夜購、夜遊、夜娛、夜健身等夜間經濟生態多元發力。推薦一批夜市、夜景打卡點。(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住建委、市市場監管局)

豐富助老食堂、托育、家政等“社區+”生活場景,打造培育1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培育早餐車、無人配送等消費場景。提升服務消費場景,有序推進陪逛、陪診、陪跑等新業態發展,創新提升家政、托育、醫療美容等服務能級。(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

全力建設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爭創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改造提升綿州記憶、上馬故事等一批特色商圈、街區(含雙擁示範街),精心打造“綿陽造”產品形象店、體驗店,建成運營新投百盛購物中心,爭創“蜀裡安逸”消費新場景3個。深入實施縣域商業三年行動,開展“千集萬店”行動,優化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商業網點建設,增強縣域商業集聚效應和便民服務能力,打造特色鄉鎮大集。爭創省級縣域商業建設“激勵縣”。打造集美食餐飲、休閒娛樂、文化體驗爲一體的10個“不夜天府”夜經濟集聚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住建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廣旅局、市退役軍人局)

推動盒馬鮮生等新零售品牌綿陽首店落戶。引導百盛、凱德等對接國內外頭部時尚快消品、輕奢品類等零售消費品牌,引進知名品牌開設旗艦店、首店。支持老字號開設新店、旗艦店,開發推出“老牌新品”“國貨潮品”。鼓勵舉辦消費品首發、首展活動,支持科技城新區打造科技首發中心、三臺縣舉辦鞋服首發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

支持綿陽科技城(北川)通航產業園等單位開發以航空文化科普、模擬飛行器訓練、低空飛行體驗爲一體的航空科教、低空研學的航空主題研學項目。鼓勵企業、協會、機構等主辦或承辦促進低空經濟消費的重點賽事活動,開發低空文創產品。推動北川與順豐等頭部企業合作開展無人機配送試點,拓展“低空+物流配送”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

建設寵物餐廳、寵物友好商場,培育網紅打卡點,打造網紅寵物樓宇。舉辦寵物文化節、寵物運動會、寵物選美比賽等主題活動,開展寵物攝影、繪畫、徵文等文化創意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

出臺促進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建設平臺經濟集聚發展區、平臺(數字)經濟產業園,打造“線下+線上”選品展示中心。常態化開展“一縣一星一品”“商務局長說商務”直播活動。推廣“平臺銷售+直播帶貨+短視頻”全渠道矩陣銷售模式,促進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業態加快發展。創新“短劇+品牌”“短劇+旅行”等模式,促進短劇與商貿、文旅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強職業院校與電商、物流、商貿企業的實訓合作,壯大直播人才規模,培育農村新型商業人員。依託直播點位培育消費場景,拓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新模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教體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文廣旅局)

(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加大對市場秩序的整頓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僞劣、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爲,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建立健全消費投訴處理機制,提高投訴處理效率。推行線下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動態建設放心消費商圈10個,試點打造無理由退換貨單位50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

加快修訂出臺綿陽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有序開放公共停車位,改造老舊小區新增停車位,建設商圈、學校、醫院等人流量密集場所停車場,通過地下空間開發+智能誘導系統提高停車週轉率,開展重點景區、商圈的公共設施、建築、環保等領域智能化改造。在節假日,機關事業單位免費向遊客、市民提供開放停車位。在週末、節假日開通萬達、凱德、百盛等商圈與西科大、綿陽師院、川文藝、飛行學院等高校定製公交線路,延長夜間服務時間,滿足高校師生出行需求。(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住建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完善信貸風險評估機制,優化產品設計、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等,加大消費貸款投放力度,提供更便捷優質服務,更好滿足大額、長期消費需求。(責任單位:市財政局;人行綿陽市分行)

試點推行廣場規範外擺,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利用自由場地進行外擺促銷,允許臨街商鋪在門前劃定區域範圍內、規定時間內外擺經營。延長公共停車位免費時段。節假日、寒暑假等重要時間節點延長景區、博物館開放時間,發展24小時便利店。(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商務局、市文廣旅局、市市場監管局)

簡化商業經營審批流程,降低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進入消費市場門檻。減少不必要的前置審批事項,推行“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提高審批效率,鼓勵更多市場主體參與消費領域的經營活動。對大衆消費場所實行“無事不擾”,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性檢查。(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監管局)

大力推動外貿轉內銷,開展“外貿優品直播周”等活動,在商場、超市、電商平臺等場景設立“外貿優品專區(櫃)”。開通外貿優質商品專項採購通道,簡化入駐流程,提供靈活結算方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市農業農村局)

優化外籍人士支付便利化措施,提升境內外旅客消費體驗。持續做好機場、火車站、酒店、精品商圈等場所的支付環境建設,聚焦機場、大型商圈等重點場所,把握重大國際會議、賽事活動等契機,多渠道、廣泛開展支付便利化工作宣傳。(責任單位:市商務局、人行綿陽市分行)

“4.5天彈性工作制”

“彈性調休”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