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新藥+認知訓練 穩住輕度患者
醫師指出,透過阿茲海默症新藥搭配回診時認知訓練,有助改善輕度失智患者專注力與記憶力。(李念庭攝)
我國失智人口突破37萬人,其中6成是阿茲海默症患者。今年84歲的周老先生,5年前確診輕度認知障礙,半年前因妻子過世,曾一度出現認知退化,所幸及時銜接單株抗體新藥,搭配每次回診認知功能訓練、平時規律運動,如今狀況良好。
收治周老先生的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議謙說明,近年單株抗體藥物問世,能清除腦內類澱粉蛋白,有效減緩失智症病程惡化,讓病人維持生活自理能力,並於今年3月獲衛福部覈准。
劉議謙表示,耕莘醫院與中研院合作,進行語言標記研究,透過對話分析語言特徵,結合生物標記,增加早期診斷機會。新藥上市後,團隊快速導入藥物評估與追蹤機制,縮短診斷與治療落差。
女兒周小姐說,天性樂觀的父親,4至5年前出現忘東忘西的失智初期症狀,確診輕度認知障礙。在家人高度警覺下,在失智前期積極介入,周爸爸十分願意配合治療,每天規律運動,狀況穩定。然而,半年前母親離世,爸爸一度情緒低落,出現認知退化跡象。所幸在疾病即將惡化之際,及時評估銜接上新藥、延緩病程。
除了新藥,劉議謙強調,失智治療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着手,建立全方位照護模式。耕莘醫院與中研院合作,在病人每次回診施打新藥時,進行「每日腦點心」認知訓練。
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李佳頴說明,每日腦點心APP設計14款簡易遊戲,包括注意力、執行功能、工作記憶、數學、視覺空間、語言6大認知面向,每次訓練僅需2分鐘。可即時記錄訓練數據,讓醫療團隊觀察用藥前後變化,成爲評估療效的重要輔助工具,也有助家屬掌握病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