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規劃怎吸引外資 王文濤:不搞損人利己、零和博弈那一套

▲中共中央今天上午10點舉行發佈會,向外界介紹和解讀全會精神。(圖/翻攝 央視)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小組辦公室成員、商務部黨組書記兼部長王文濤今(24日)二十屆四中全會新聞發佈會上,就「十五五」規劃中有關對外開放與吸引外資?他指出,政府將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重點擴大服務業開放,包括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領域,並有序推進教育與文化領域自主開放,未來下一步,「開放也好,引資也好,都不搞損人利己、零和博弈那一套。」

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中共中央今天上午10點舉行發佈會,向外界介紹和解讀全會精神。

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莫高義主持會議,出席有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陰和俊同志;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同志;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雷海潮。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提問,「十四五期間,外商直接投資增長放緩。請問,「十五五」規劃將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擴大開放和吸引外資?

王文濤指出,從「十四五」時期來看,中國利用外資整體「量穩質優」,實際使用外資累計超過7200億美元,新設外資企業達24萬多家,高技術產業引資佔比超過三分之一,汽車、醫療健康、電子資訊等領域一批標誌性項目在華落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與研發中心明顯增多,「中國仍是全球引資大國」。

王文濤強調,「我要說的是,下一步,我們開放也好,引資也好,都不搞損人利己、零和博弈那一套,而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我們主要從兩個方面發力。」

▲大陸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 。(圖/翻攝 央視)

王文濤說,中國擁有14億多人口,未來十多年中等收入羣體將超過8億人,市場潛力巨大。中國將大力提振消費,打造「購在中國」品牌,讓商品與服務消費全面「熱起來」;同時加快發展人工智慧、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讓中國成爲「全球創新的試驗場、應用場與利潤場」。

王文濤指出,政府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許多跨國公司告訴我們,『投資中國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王文濤說,中國始終強調「外企不是外來客,而是一家人」,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同樣受惠於超大規模經濟帶來的發展紅利。例如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中,外資品牌銷量佔比達三分之一。

王文濤表示,未來中國將「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地推動開放進程,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重點擴大服務業開放,包括增值電信、生物技術、外商獨資醫院等領域,並有序推進教育與文化領域自主開放。

王文濤指出,「持續優化服務,辦好外企圓桌會,把企業的『需求清單』變成我們的『服務清單』,擦亮『投資中國』品牌,讓外資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

針對近期的中美關稅經貿戰角力,王文濤主動指出,「這幾天,大家都比較關注中美經貿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話和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確的選擇。」

他強調,「中國作爲負責任大國,一直反對的是脫鉤斷鏈,堅定維護的是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前4輪經貿磋商充分證明,中美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基礎上,完全可以找到解決彼此關切的辦法,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