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料十五五規劃 不設增長目標
「十五五規劃」是中國「第十五個五年規劃」,旨在擘劃2026年至2030年期間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政策方向。最終方案將於2026年3月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野村指出,由於中國大陸在全球的重要性迅速上升,以及2021年以來大陸房地產崩盤引發的挑戰日益加劇,「十五五規劃」可能比「十四五規劃」更爲重要。野村認爲,「十四五規劃」涵蓋2021至2025年的重大成就,同時仍有龐大的進步空間。對於「十五五規劃」,北京可能不會設定具體的成長目標,而是強調發展韌性、安全性和包容性。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規劃」亦未設定具體的五年GDP增長量化目標,這與過去的五年規劃有所不同。專家指出,此舉是爲了將經濟發展模式從追求「高速成長」轉向「高品質發展」。儘管如此,規劃仍確立了多個經濟層面的方向和指標,如研發經費投入、核心產業發展等佔GDP的比重,並對非化石能源佔總能源消費的比重做出要求。
瑞銀10月上旬曾發表報告,預計「十五五規劃」會將GDP增速目標定在4.5%至5%,有望力爭到2030年數位經濟核心產業在GDP中佔比提高至13%或以上,高於2024年的10.4%。
另外,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中國經濟學家張寧近日在中國經濟評論指出,預計「十五五規劃」將進一步向外資開放中國服務業,重點關注電信、醫療、教育、養老、文化旅遊、體育、金融等領域,並大力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張寧亦提到,「十五五規劃」預計將更加重視消費,採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體系、擴大「優質」消費供給、加強相關基建投資等。政府可能考慮設定明確的消費佔GDP比重的官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