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深化招投標評審改革
來源:經濟日報
不久前,河北省唐山市金中方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經評審中標了石家莊市某水利項目一個標段。這場競標採用的是“雙盲”評審,投標方不到場,所有程序“一網通辦”,參加評審的專家隨機抽取,彼此不見面。
“雙盲”評審是石家莊市從2021年開始在工程建設、政府採購領域率先實施的招投標評審改革,通過專家盲抽、技術盲評、分散評標、遠程評標、全程網辦等舉措,努力營造更加公平公正、規範高效、陽光透明的招標投標市場環境。2024年9月,石家莊市“探索推進招標投標‘雙盲’評審改革”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的2024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十大案例。
與金中方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一樣,中通建工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同樣是“雙盲”評審的受益者,2024年10月中標某大學學生公寓建設施工項目,從投標公告發布,到中標結果公示,前後不到1個月時間。公司投標專員康華說,過去評標要提前趕往當地,甚至通宵準備材料,繁瑣且耗費精力。“雙盲”評審不僅標書改爲電子化,還可以遠程編寫、遞交,評標也是通過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的評標系統在線上進行,企業不需要到場。
“評標前,系統隨機抽取評標專家,不顯示姓名、聯繫方式等個人信息,實現盲抽。評標時,專家不知道評誰的標,且採取招標人評標代表與社會專家不同區域評標、專家單人單間分散評標等措施,從制度上減少人爲干預,實現技術標暗標盲評。”石家莊市行政審批局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科科長王利強說,作爲政府採購的兩種主要方式,石家莊在公開招標和競爭性磋商上已實現“雙盲”評審。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實施“雙盲”評審項目逾7000個。2023年8月份以來,民營企業中標率達84.5%。
爲進一步增強評標的專業性和公正性,石家莊市還探索遠程異地評標模式,依託遠程異地評標協調系統,與省內外多地建立了異地評標協作機制。
“雙盲”評審改革不僅讓招投標更加透明、公正,對企業而言,還帶來程序上的便捷和成本的降低。
在推進“雙盲”評審改革過程中,石家莊市打通全程電子化交易“最後一公里”,實行招標投標全程網辦,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合同簽訂等事項“一網通辦”。
“以前參加投標時,我們要提前打印多份標書,趕上臨時要修改,還得全盤重來,費時費力。”河北華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陳麗娜說,自從招投標全程網辦後,標書實現電子化,編寫、遞交標書等工作在線上就能完成,每次僅製作、打印標書的費用就能省下不少。
除了標書製作費,招投標服務費也免了。隨着“雙盲”評審改革的深化,石家莊市將政府投資的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和政府採購統一納入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交易,企業可免費使用政府自建的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每年爲經營主體節省第三方交易平臺使用費2000萬元以上。
爲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石家莊市還全面推行以投標承諾書替代投標保證金(包括保函、保險),有效降低企業投標成本。
石家莊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經營開發部部長孫義猛說,以前,企業在投標前需要交納投標保證金,等到投標結束才返還。“投的標越多,繳納的保證金就越多,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建設企業,一年下來至少要交近2000萬的保證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資金週轉。”孫義猛說,如今投標承諾書可以替代投標保證金,對企業而言真正降低了投標成本。
在“雙盲”評審改革中,石家莊還在河北省率先建成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檔案系統,實現評標活動的音視頻和評審過程的電子檔案全記錄,實現歸檔、保管、調閱自動化和電子化,確保交易記錄來源可溯、去向可查,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環境更加規範、透明。
下一步,石家莊市將進一步提升交易電子化、規範化、精細化水平,持續深化“雙盲”評審改革,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不斷激發市場經濟新活力。 (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