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啓動思政課教師評聘改革 重教學 職稱評審“單列指標、單設標準、單獨評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楊潔
近日,清華大學召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對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進行再學習再部署。記者從座談會獲悉,清華大學近日專門制定《清華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聘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一步落實中央文件關於職稱評審“單列指標、單設標準、單獨評審”的要求,並在聘任標準中更加重視教學和教學研究。
“唯有機制體制完善,才能更加激發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潛力。”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安東介紹,爲更好落實中央對思政課教師隊伍的要求,落實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學術責任,扭轉“重科研、輕教學”的評價導向,學校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專門制定《管理辦法》。
根據《管理辦法》,清華大學專門成立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選優配齊高水平教師隊伍,統籌用好各方面師資力量,健全思政課教師隊伍管理評價體系。
在思政課教師長聘職務的聘任標準上,《管理辦法》提出長聘副教授的四個標準:第一,教育教學層面,要熱愛教育事業,具有高水平教學素養;思政課教學效果優秀,在教學與科研結合方面取得重要成績,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有重要創新;第二,顯著的學術影響力層面,學術貢獻和學術影響力名列前茅;研究工作得到國內外同行和權威機構的較高認可,學術成果可以服務國家或地方公共政策實踐,並具有較高的社會影響力;第三,合格的公共服務層面,積極參加學校學院各項服務工作,並在服務工作中表現出熱誠和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第四,代表性成就和創新能力層面,展現優秀的教學水平,或展現顯著的學術影響力,或得到權威機構的較高認可,或得到國家層面的較高認可。
清華大學還成立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人數一般不少於11人,由職務委員和非職務委員組成。職責是審議思政課教師長聘職務評審標準,評議認定思政課教師長聘職務推薦人選學術水平和專業能力,指導馬克思主義學院長聘教授委員會工作,研究討論思政課教師長聘職務評審工作其他重要事項。
座談會上,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強調,立足新時代新徵程,思政課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清華大學必須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以釘釘子精神鍥而不捨深化改革創新,在完善課程教材體系、提升課程教學質量、促進高水平教師隊伍發展、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等方面出實招、走在前,真正把“六要”要求落實在每一位思政課教師身上、把“八個相統一”標準貫徹在每一門思政課程中,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更加優異的立德樹人答卷。
邱勇提到,站在新的起點上,全體清華思政課教師要深刻把握思政課建設的重大意義,以紮實行動踐行“教學就是學術”,爭做新時代鑄魂育人的“大先生”,一錘接着一錘敲、一茬接着一茬幹,合力推動學校思政課建設不斷展現新氣象新作爲。
據悉,自2022年以來,清華大學率先推動“形勢與政策”課程改革,圍繞“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創新採用“大班講授+小班研討”的授課方案,匯聚校內衆多院士、教授和青年教師一起打造思政“金課”,大幅度提升了授課效果。自2023年秋季學期開始,清華大學向其他高校開放了這一優質思政課資源。在本學期,每週有來自全國的272所高校、130萬名學生通過雨課堂齊聚“雲端”,“百萬人共上一堂課”。該課程的改革入選了“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此外,清華大學改版上新“思政實踐”課,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融合。2024年,在49個院系和職能部門的237位教師帶領下,4032名清華本科生組成258支隊伍,在行走的思政課中悟透“有字之書”、融通“無字之書”。
此外,按照“六要”要求,清華大學選優配強高水平思政課教師隊伍,探索“學生評價-專家評價-教師自評”的多元評價體系,通過全覆蓋配備青年教師發展顧問、開展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項培訓、專家聽課點對點反饋指導等方式,培養青年教師成爲思政課教學的創新生力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