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一週策略」A股仍處於牛市中繼!避免參與似是而非的資金接力

中信證券:小微盤現階段更需放慢腳步

相比一些高景氣也階段性高位的行業,小微盤現階段更需要放慢腳步。當前市場對業績兌現度較高的強產業趨勢仍然保持較大的剋制,但對148倍市盈率的中證2000和TTM利潤爲負的微盤股很難找到繼續向上的合理性。五大行業(有色、通信、創新藥、遊戲、軍工)的估值遠比中證2000和微盤股板塊合理,過去一年的上漲也主要來自於盈利預期不斷重塑而非純粹拔估值。小微盤背後主要還是依靠純粹的流動性來驅動上漲,結構性的盈利增長確實也存在,但自下而上的合理性加總後在整體上就變得不合理,小微盤整體的盈利增長遠不如2015年。從驅動力來看,量化產品、小型主動權益產品以及散戶貢獻了小微盤的主要增量資金,板塊的融資熱度升溫也遠快於權重板塊。未來一旦宏觀邏輯逐步理順,微盤+銀行的結構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挑戰。因此配置上的策略還是聚焦在五大強產業趨勢的行業,同時避免參與似是而非的資金接力交易。

華泰證券:流動性驅動行情或仍有空間

上週A股迎來反彈,交易型資金推動主題行情活躍,波動率上升預期下紅利+小微盤的啞鈴風格階段性迴歸。兩融餘額創近10年新高、公募報會數量回暖,流動性驅動行情或仍有增量資金支撐。短期半年報密集披露期和新一輪貿易談判下波動或放大,但下行空間相對有限,可能主要以板塊輪動的方式消化交易擁擠度壓力。7月PPI同比觸底,“反內卷”政策初現成效,政策決心和難度均不宜低估。

配置上,戰術配置挖掘景氣改善、具備補漲邏輯的存儲、軟件、通用自動化、部分化工品、保險、煤炭,以及股息率具備性價比的白電;戰略配置繼續看好大金融、醫藥、軍工。

招商證券:從出口超預期和PPI觸底看行業選擇

7月出口超預期改善,重點關注機電、汽車、集成電路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製造領域展現出的增速韌性。PPI降幅持平前值,受益於“反內卷”的黑色、有色、煤炭、光伏產業鏈等價格反彈,中下游仍然呈現以量換價的態勢。基本面呈現穩中向好趨勢。結合歷次PPI回升前後的市場表現,行業配置方面,短期仍然推薦關注產業趨勢催化、半年報業績增速預計高增或改善的非銀、化學制藥、電力設備、機械(自動化設備、工程機械)、國防軍工、計算機等。中期來看,待PPI回升趨勢進一步明確,重點關注經濟基本面改善帶來的順週期和消費領域的機會,如基礎化工、鋼鐵、有色、社會服務、美容護理、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

銀河證券:流動性向好下,市場或震盪偏高運行

8月5日以來兩融餘額升至2萬億元上方,但佔A股流通市值、兩融交易額佔A股成交額指標均處於歷史中樞水平,遠低於2015年峰值。短期來看,流動性向好支撐下,預計市場維持在震盪偏高中樞運行。8月份在政策空窗期和半年報集中披露期,市場或將處於局部熱點輪動行情之中,把握業績景氣度較強的配置機會。隨着政策細則的進一步落地,“反內卷”概念仍將是貫穿市場行情的主題。AI技術革命與新興產業趨勢催化下,成長板塊有望展現出較高景氣度。“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逐漸推進,後續軍工板塊值得關注。安全邊際較高的資產中長期配置邏輯依然清晰,建議關注調整後的配置機會。可關注政策提振下的大消費板塊。

申萬宏源:牛市氛圍不會輕易消失

牛市主線需要內涵外延、需要更大縱深,當前尚未確立。有潛力成爲牛市主線結構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國內科技突破引發行情擴散,二是全球市佔率高的製造業做“反內卷”。牛市氛圍不會輕易消失。在牛市主線行情確立前,市場至少能維持過去一段時間的市場特徵:板塊輪動變爲不變,微觀活躍度高,小盤成長繼續佔優。有新機會仍要積極參與,個股事件性驅動的邏輯也會有很好的彈性。9月初之前,A股可能反覆有行情。9月初之後,A股存在內生調整壓力。穩定資本市場預期政策可能再次發力。時間已經是牛市的朋友,核心是時間是基本面改善和增量資金流入的朋友。繼續維持2025年四季度好於2025年三季度,2026年會更好的判斷。

中信建投:牛市中段,關注賽道間輪動

短期A股繼續超預期上行面臨一定阻力,PPI弱於預期、關稅緩和協議到期與估值修復完成帶來的交易縮量,但A股仍處於牛市中繼,回調帶來配置良機。當前海外邊際改善,美聯儲人事變動或提升市場降息預期,美元走弱趨勢利好新興市場股市,其中港股相對更加受益。政策信號下,“反內卷”與寬信用有望促使價格低位溫和回升。

近期行業輪動加速,建議關注新賽道低位細分品種。腦機接口方面,有政策的催化,同時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多,容量足夠大;液冷方面,受AI數據中心擴大建設+風冷升級改造需求疊加刺激,未來潛在空間也較大。兩次的軍工行情均結束於閱兵結束前兩週左右,疊加“慢牛”特徵,我們認爲軍工可能仍有1-2周的行情。另一方面,航空航天等其他軍工細分板塊存在輪動需求,重點關注新質戰鬥力與軍貿相關標的,如激光武器、雷達、衛星互聯網等。

華西證券:勿質疑本輪A股行情的上行趨勢與市場空間

本輪行情增量資金來源衆多。自“9·24”行情啓動以來,M1-M2同比增速負剪刀差持續收窄,反映資金活化程度增強,居民的消費和投資意願出現邊際回暖跡象。近期兩融餘額站上10年新高,反映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正在持續回升。在資產配置荒下,牛市思維正促進居民資產配置向權益類資產傾斜,居民增量資金入市將成爲本輪“慢牛”行情的重要驅動,仍看好下半年A股衝擊2024年高點。風格上,“十五五”規劃將成爲聚焦點,科技成長仍將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政策主線。

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新技術、新成長方向,如國產算力、機器人、固態電池等;紅利板塊回調後帶來再配置機會,如部分低估值中字頭;主題方面,關注自主可控、軍工、低空經濟、海洋科技等。

信達證券:對流動性牛市的分歧判斷

居民收入增速是增量的概念,而改革開放以來,居民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存量資產,存量資產的騰挪比增量收入對市場的影響可能更大,當下居民存款/GDP處在歷史高位。居民資金流入的本質是居民有較多的存款,而其他資產收益率不高、股市賺錢效應回升,每一輪牛市居民資金流入股市的渠道都會略有差異。槓桿資金不是流動性牛市的必要條件。現在股市的漲幅相比2014—2015年牛市還小很多,目前這一擔心可能還尚早。而且歷史上ETF份額逆勢波動對市場的影響,往往會滯後市場高點或低點較長時間。居民資金流入力度在增強,但尚未大幅上升,不會影響對牛市主升浪的判斷。因爲歷史上牛市主升浪初期大多是部分渠道最先改善,直到牛市主升浪後期,大部分渠道開始感覺居民資金流入較快。

國投證券:“三頭牛”的兌現轉變

基於主動信貸創造論下社融擴張以及股債資產配置再均衡過程仍在持續,當前基於流動性步入牛市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大盤指數仍將在“銀行搭臺,多方唱戲”下維持超預期強勢,向上空間暫無法明確,眼下核心在於“重在結構”。當前若純粹基於流動性上漲,那麼對於後續大盤空間的展望是謹慎樂觀的,大盤指數向上空間真正打開需要市場從流動性牛-基本面牛-新舊動能轉化牛實現“三頭牛”的兌現轉變。據此,當前對於結構排序是:低估值大盤科技成長類(比如創業板指)+基於產業邏輯的科技科創類(創新藥、AI與半導體);出海+全球定價資源品類(等待中美歐經濟共振);國內定價類週期品;傳統消費類大盤成長(後周期)。

中泰證券:並非大週期見頂而是結構性切換

當前市場調整非大週期見頂,而是階段性結構性切換。具體而言,指數整體調整幅度與持續時間較可控,指數回調更多地反映出市場結構性切換,而非整體情緒崩塌。盤面上,週期性板塊的震盪常帶來短期指數回調,但通常幅度和持續性有限。國外方面,美股雖然面臨短期數據考驗,但不構成系統性風險。當前市場風格正從傳統週期性板塊逐步轉向科技板塊。此次“反內卷”政策的層級和效力類似去年9月24日之後由國務院主導的“以舊換新”及“擴內需”政策,因此市場後續結構性行情,很可能延續這一路徑。在此背景下,繼續維持對科技板塊(AI、機器人)、恆生科技指數、港股紅利板塊(公用事業、社會服務)及券商板塊的配置建議。

責編:王璐璐

排版:劉珺宇

校對:

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