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良上任第一戰!鎖定急診壅塞 推護病比改革

即將接任衛福部長的健保署長石崇良今透露,他是急診醫師,最希望解決的就是長期的急診壅塞問題。(黃世麒攝)

國內今年初出現前所未見的急診壅塞,衛福部陸續調整支付標準、擴大在宅急症照護等,緩解急診壓力。即將接任衛福部長的健保署長石崇良今透露,他是急診醫師,最希望解決的就是長期的急診壅塞問題,透過假日急症中心(UCC)分流病人,也會調整護病比達標獎勵。若達標是靠牀將喪失本意,對於靠增加護理人力、牀數增開來達標的,獎勵金會有所不同。

石崇良表示,衛福部的問題很多,其中3個都跟韌性有關,醫療韌性是第一個要處理的,第2是心理韌性,第3則是社會韌性。在醫療韌性裡,優先要處理的是急診壅塞問題,長期壅塞就稱不上韌性。

急診病人當中,檢傷分類1~2級的病人佔2成,3級佔7成,其餘是4~5級的輕症。石崇良說,想要分流,就需要處理假日的壅塞問題,未來會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提供不危急的輕症病人外科、內科、兒科等服務。另希望強化家醫計劃,做好慢性病管理,減低急診需求。

至於機構的病人,失能者常有急性變化就往醫院送。石崇良希望強化機構的緊急處理能力,包含夜間、假日,推動區域聯防,未來會調整居家醫療的計劃,降低大型醫院的急診負荷。護理師部分,護病比獎勵若是用關牀達標,會喪失本意。如果是增加護理人力、牀數增開,這樣的獎勵和關牀達到護病標準的,應該是不同的,將進行調整,滾動式修正。

面對關稅衝擊,石崇良認爲,最脆弱的是仍在專利期的進口藥,因替代性不高,又仰賴進口,最容易受到關稅影響,這樣的藥品有214項左右,要趕快想辦法分散風險。對於將要過專利期的,趕快鼓勵準備學名藥、生物相似藥。

另外,藥品安全庫存的掌握也要提升,讓調度、供應平衡,有更好的管理。石崇良說,已和藥師公會討論建立藥局供應網。新冠時期,抗病毒藥物很貴,要價2萬塊,不可能在所有的藥局都放,所以它就要建立調度的機制。過去在調藥上有一些法規的限制,未來將進行檢討,建立社區供藥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