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前所未見!公會:護理師進入第一線人數砍半
全臺急診壅塞情況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左6)、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右3)和臺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蕭淑代(左5)23日出席全國護理師健走日,都對此現象提出看法和建議。(臺北市政府提供/謝佳君臺北傳真)
臺灣急診醫學會22日在臉書發文,直指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造成急診住院待牀壅塞,急診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並指出原因在於住院牀位不足及護病比限制。對此,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坦言,這陣子確實半數以上醫學中心都出現急診或加護病房滿牀;護理師公會更直言現在每年進到臨牀的護理師大砍一半,除了吸引新人願意進到第一線,如何讓已出走的護理師迴流也是關鍵。
黃建華指出,這幾天都有醫學中心出現待牀超過80牀的現象,而且半數以上的醫學中心都有急診或加護病房滿牀的情況,目前希望能做到的是把一般病房或加護病房調控出來,讓需要住院的急診病患能住進去;但許多醫院都面臨護理人員不足、病房無法收治病患,因此還是得儘快招滿人力才能開啓更多病房。
黃建華表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的護病比規定不同,北市在進行緊急醫療評鑑或急救責任醫院評鑑時,都會觀察這數字,務必使醫院達標,若有超過規定標準,一旦接到通報就會啓動調查,避免護理師過勞。同時,北市也提高獎勵鼓勵醫院落實分級醫療,透過補助轉診費用,做好病患分流。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紀淑靜直言,護理人力不足是長期以來問題,這1、2年更嚴峻,尤其在新冠疫情之後,正常情況每年應有5000名護理人員進入臨牀,現在大約只剩2500人,直接砍半,而且不只全臺搶人,國外也在搶才,甚至有些國外醫院以5倍高薪搶人,尤其臺灣訓練出來的護理師素質好,造成國外爭相搶才。
紀淑靜表示,去年就曾疾呼「護理失、病房關、急診塞,民衆健康誰來管」,護理友善職場除了調薪、增加經費補助,還要有足夠休息時間,讓新人進來、中生代留任、資深人員傳承,更讓出走的護理人力迴流。她也建議,護理工作也需分級,有輔助人力幫助護理師,更專業的部分交由護理師執行。
臺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蕭淑代也表示,病牀要加開勢必來自充足的護理人力,否則病房無法負荷,難以確保民衆就醫安全。她建議,除了分級醫療、轉介暢通外,也應設法讓居家醫療、居家護理做得更順暢,達到緩解急診病人壅塞的情形。